〔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明(2025)年健保總額將突破9千億元,健保會昨進行協商,醫院總額、西醫基層(診所)總額卻因醫界與付費者代表未達共識而破局,將兩案併陳送衛福部長邱泰源裁示。對此,台灣醫院協會今(26日)表達遺憾,並提出4點聲明,包含不能任點值無止境滑落將健保財務責任轉嫁醫界、健保給付已追不上飛漲物價、期盼合理調整支付、罕病經費由公務預算支應於法有據而非漠視弱勢。
台灣醫院協會指出,今年是全體醫界在歷經新冠肺炎這百年大疫後,最為灰心喪志的一年,醫院面臨大舉出走的醫護同仁,內心是無比的沉重,放眼世界各國的醫界是展翅高飛力求重振發展,而台灣的我們卻是在求生存。
台灣醫院協會強調,看著新聞聳動的內容直指明年的健保總額協商,有「弱勢病人被排除、公務預算移花接木及支付衡平不解決」等3大歧見,身為醫院部門不得不挺身說明,在疫情過後的醫界亟需重振軍心、穩住岌岌可危的醫療服務量能是全體醫界殷切期盼政府關注的首要。
針對明年健保醫院總額,台灣醫院協會表示,所謂的總額精神是事前議定未來一年的醫療費用支出,在有限的預算中盡心盡力的提供適量的醫療服務以滿足國人的醫療需求,而不是包山包海,任憑總額點值無止境的滑落,將健保財務責任完全轉嫁由醫界承擔。醫院再有底氣也禁不起這長達20多年的虧損。
其次,醫院總額最大的差距在於對健保給付基本診療章(執行醫療最為基本的開銷項目)的認知,現行健保支付標準延用過去勞保時期缺乏成本分析的點數,多年下來隨總體經濟的變動,現在的健保給付點數早已追不上飛漲的物價。
台灣醫院協會指出,要穩住醫療快速傾斜的服務量能,醫界開出的第一道處方是務實面對成本問題,合理調整給付點數,讓所有白色勞工辛勤付出都有公平合理的報償。正因為要解決支付衡平問題才會提出應徹底檢討基本診療章。
台灣醫院協會也提到,依據健康台灣多場的醫療國事建言改革措施,主張應減輕健保負擔,將公共衛生相關的項目回歸公務預算編列的正途,醫院部門經過盤點,參據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都有明文指出,中央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補助相關經費,依全民健康保險法未能支付之部分,由中央主管機編列預算支應。
台灣醫院協會強調,原應由國民健康署、疾病管制署等單位編列預算的項目有:C型肝炎防治、罕病、血友病及罕病特材及後天免疫缺乏治療藥費等項,醫院不是漠視排除弱勢病人,而是依法行政讓預算由適當的部會編列,並未影響其就醫權益,何來排除弱勢病人的說法。除上述項目外,餘項都與健保署所建議的項目一致。
台灣醫院協會指出,「塑立靭性醫療,營造健康台灣」是總統賴清德的重要衛生政策,全體醫院竭力希望可以達成政府所交付的任務,「健康是投資,不是成本」整體經濟發展、百行百業的生產力,甚是國家競爭力都與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