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69歲癌婦染登革熱住院搶命 醫:慎防重症 死亡率達2成

2024/08/07 17:31

成大醫院一般內科主治醫師冉浩恩指據國內統計,登革熱重症約達二成致死率,民眾須做好防病媒蚊孳生工作。(記者王俊忠攝)

成大醫院一般內科主治醫師冉浩恩指據國內統計,登革熱重症約達二成致死率,民眾須做好防病媒蚊孳生工作。(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69歲吳姓婦人有初期肺癌,去年7月因發燒3天合併畏寒、全身肌肉痛至成大醫院就診,檢驗發現急性腎衰竭和血小板低下,判斷是本土登革熱並住院。住院後有拉肚子、食慾差、身體起紅疹及出血點狀況,經過輸血、輸液與感染科團隊治療監測,患者發燒、腎功能、血小板狀況逐漸改善,兩週後出院、持續門診追蹤。

成醫一般內科主治醫師冉浩恩表示,登革熱俗稱天狗熱,高峰期通常在夏秋之際溫暖潮濕地區,是1種主要由埃及與白線病媒斑蚊叮咬傳播登革熱病毒的急性傳染病,主要臨床症狀為持續性發高燒到39-40度,合併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骨頭痛、出紅疹等症狀。跟一般常見流行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流感、COVID-19)相比,不會有呼吸道症狀。

登革熱的病灶症狀。(CDC登革熱治療指引,成大醫院提供)

登革熱的病灶症狀。(CDC登革熱治療指引,成大醫院提供)

典型登革熱發燒可以持續5-6天,有些患者在發燒3-4天後會退燒,退燒約1、2天後又再發燒,稱為雙峰型發燒,冉浩恩指第1次發燒後的退燒期間是發生重症致命的高危險期,嚴重的患者會併發出血、休克等症狀,若未經適當治療,可能導致死亡。

因為登革熱是病毒感染,我國沒有核准安全有效的疫苗、也無特效藥,只有支持性療法,冉醫師說就遵照醫囑、服用適合的退燒藥、足夠休息與補充水份,大部分患者可在家觀察,密切注意有無重症警示症狀。重症警示症狀包括嚴重腹痛、持續嘔吐不止、呼吸喘、嚴重黏膜出血、嗜睡、躁動不安等,都要特別留意;而高齡者、有慢性病、慢性腎臟病、免疫力不全者,或有先後兩次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熱,都是重症高風險族群,因為重症死亡率高達20%,這些對象要特別小心有無重症警示症狀出現。

冉浩恩說,感染登革熱後前5日體內病毒量最高,要防被蚊蟲叮咬,減少病毒再藉蚊蟲散播出去,住家要裝紗窗紗門,使用捕蚊燈或電蚊拍,睡覺時掛蚊帳,外出穿淺色長袖衣褲,必要時塗抹防蚊藥劑,能有效防蚊。而減少病媒蚊孳生是防登革熱的重要方法,平日勤於清除容器積水,遵循「巡、倒、清、刷」4字要訣清除孳生源,這傳染病防治需要政府、社區與個人一起努力,提高防蚊意識、維護環境清潔衛生、及時就醫治療,可減少發病率與傳播風險。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