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今(3日)晚子時就是農曆7月鬼門開,民俗月的禁忌中有一項就是避免開刀,尤其是沒有急迫性的科別,如整形外科、骨科等,每到農曆7月手術就會至少減20%,不過醫師觀察,近5年民眾對於鬼月動手術的迷思逐漸消失,甚至因為正值暑假,手術不減反增。
「光下週二我就有18台刀!」關節重建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骨科部關節重建骨科教授謝邦鑫指出,他的專業領域是置換人工關節手術,因為並不緊急,所以更能觀察民眾是否避開鬼月動手術的情形,而近5年民眾的觀念明顯改變。
謝邦鑫表示,每年農曆7月適逢暑假,反而是骨科手術的高峰期,許多老年人會在這段時間選擇手術,因為家中的年輕人放暑假,可以回來照顧他們。偶爾遇到因宗教信仰、心理因素推延開刀的患者,他也會「讓數據說話」。
謝邦鑫說,置換人工關節的手術成功率超過99%,在農曆7月,成功率不僅維持同樣的高水平,開刀者人數還是全年最多的月份,此外手術開刀後24小時內出院的比例高達90%,這個數據在農曆7月期間也沒有任何不同。
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部主任黃志賢也說,該院泌尿部接下來幾週都有許多手術,過去會有民俗月迷思,但現在病患多是「醫師有空、大家有空」就是最好的手術時機,因此暑假期間手術量不減反增。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張松源分享,美容醫學主要分為美容手術、微整形、光電治療三大類,微整型與光電治療非侵入性,因此與鬼月禁忌沒有衝突,而要動刀的美容手術,過去農曆7月期間會減少2、3成,不過近年已不受影響,尤其是較容易被認為有迷思的60歲以上熟齡族群,動刀人數反而增加。
張松源說,疫情解封後迎來旅遊熱潮,許多人開始學自拍、放上網分享,熟齡族也樂在其中,但卻發現自己狀態不佳又不懂得如何修圖,因此轉而向醫美求助,像是雙眼皮、拉皮、眼袋等手術,都是60歲以上族群自費醫美手術的主力,即使是鬼月消費力依然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