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夏日出門享受陽光的熱情外,還須注意戶外蚊蟲的攻擊。許多人出門前都會塗抹防蚊液,以為萬無一失,沒想到仍被叮得滿頭包。對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也提供了3個有效辦法,須留意塗抹部位、塗抹順序,以及視防護時間適量補擦。
快來看怎麼聰明塗抹防蚊液
●塗抹部位:有些產品是噴灑於衣物,有些則可塗抹於皮膚,但是並非所有部位都可以塗抹,使用前仍需確認使用注意事項等相關標示,若有傷口或過敏等肌膚須盡量避開,避免過度刺激皮膚造成不適。
●維持防護時間:防蚊液產品需要注意塗抹後可維持的時間,以便進行補擦,如果防蚊液保護效力減弱,身邊仍有蚊子徘徊,則應遵循說明書/仿單的用量說明,適量補擦。
●塗抹順序:如果需同時使用防曬與防蚊產品,建議先擦防曬後,間隔一段時間再使用防蚊產品,並且在塗抹前留意產品標示及注意事項,塗抹後有任何不適須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醫療人員。
蚊蟲叮咬後的正確處置
如果不小心被蚊蟲叮咬了,可用肥皂和乾淨的清水清洗傷口,不僅可以減少感染也能適度減緩搔癢,避免用未知的偏方清洗患處,以免刺激傷口甚至引發感染。另外,也可適度冷敷,對消腫止癢也有一定幫助。提醒您,儘量避免過度抓癢,以免引發細菌感染。
另外,不少人被蚊蟲叮咬後,會使用具清涼感的外用藥來減緩搔癢不適,但這類藥品常用來降低搔癢感,如想更有效消炎消腫,建議選擇下列兩類蚊蟲藥膏:
1.含抗組織胺藥品:主要緩解紅腫、搔癢不適的常見成分。
2.含類固醇藥品:主要以抗發炎來減少皮膚發癢,但需避免塗抹於有傷口處,以免增加感染的可能。
食藥署提醒,遭蚊蟲叮咬後所使用的外用藥膏多為局部使用,較少會發生全身性的副作用,但仍需遵循藥品使用說明書適量使用,避免不當用藥而發生不良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蚊蟲叮咬症狀最多持續一到兩週,如發生其他感染症狀、高燒、嚴重過敏反應,或使用相關藥品有任何問題,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另外,若是嬰幼兒被叮咬後產生紅腫反應,並且持續惡化影響作息,或蚊蟲叮咬處不慎抓傷破皮或疼痛,也需要儘快諮詢醫生,避免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或產生其他問題。
轉載自衛福部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