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近日台大醫院急診壅塞景象再度躍上媒體,外界認為與新冠疫情再起有關,有立委更直指是分級醫療大崩壞,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29日)表示,急診壅塞並非單一原因造成,由於就醫沒有限制,因此難以落實分級醫療,不敢得罪民眾之下,台灣犧牲的永遠是醫療。
吳明賢今天出席「兒童健康的挑戰與創新」研討會,會前媒體詢問急診壅塞問題,吳明賢表示,住院不僅限於急診,還包括門診,門診的住院高峰通常出現在週一,而急診則從週末開始暫留增加,因此每週一、二都是最擁擠的時段,這時候到台大,常可以看到大廳塞滿病床的景象。
吳明賢指出,台大處理的主要是急重症、罕病和高齡化社會中增多的癌症病人等複雜病例,此外許多病人不願意轉院,寧可等待,也加劇了急診的擁擠,他直言,急診壅塞不是由單一因素造成,也與第六波疫情無關。
對於「分級醫療」難落實,吳明賢說,國外的分級醫療是強制性的,無論什麼病都必須先看家庭醫師,然而這樣的做法滿意度並不高,因為很多重病會的是從輕症開始,能否在第一時間攔截是避免病情惡化的關鍵。台灣基層醫療水準高,但問題在於一開始就沒有分級的限制,民眾看病自由、沒有任何限制,由於滿意度高,政治人物也不敢得罪民眾,最終犧牲的總是醫療端。
吳明賢提到,高齡化社會會讓醫療系統更加擁擠,因此政府需要整體考量醫療資源的分配。他指出,政府只管得到公立醫院,私人醫院如果覺得「不划算」,就會關閉部分病床,因此應全面考量醫療人員的培養和待遇提升,而不是缺什麼就補什麼。
吳明賢舉例,像是兒童醫療資源不足,並不是一直補充人力就能解決問題,畢竟少子化趨勢下,不能再用過去的思維來解決,他強調,不能只是今天覺得護理人員辛苦就給護理師加薪,明天覺得藥師不足就補助藥師,短期的救急措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政府應通盤檢討制定中長期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