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端午過後氣溫飆升,部分地區受焚風影響,高溫上看攝氏38度。基隆長庚心臟衰竭中心主任王兆弘指出,醫療進步救回了許多心臟受損的病人,但後續照顧成為一大課題,心臟衰竭住院的人數較10年前翻了9倍,曾有心臟損傷或心臟衰竭情況的民眾,務必注意適量喝水,避免身體來不及代謝,反而造成水腫、甚至肺積水等情況。
王兆弘指出,心臟衰竭除了與老化因素外,28.2%的患者是因為心血管堵塞造成,21.7%起因於心肌梗塞、27.5%則是原因不明,其他可能原因尚有瓣膜損壞、心律不整、高血壓、心肌炎、甲狀腺疾病、懷孕生產、化療藥物使用等。
此外,王兆弘提到,隨著醫療進步,許多患者即使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等造成心臟受損的情況,經過心導管等醫療作為,仍能存活下來,但也留下了未來心臟衰竭的風險,近年有健保資料庫數據分析發現,過去10年因心臟衰竭而住院的人數,增加了足足9倍,現在人數恐怕更多,是未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王兆弘表示,民眾可注意自己是否有「累、腫、喘」等3大症狀,其中「腫」指的是腿腳部的水腫,如果在手指按5秒後放開、凹下去的皮膚沒有彈回來,就要有所警覺,若同時還有疲憊、容易喘等情況,需要特別注意心臟衰竭的風險。
另一方面,近期氣溫節節攀升,王兆弘提醒,如果民眾具有心臟衰竭或相關風險,務必注意「適量喝水」,不是喝越多越好,在避免身體缺水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要讓身體來不及代謝,反而堆積在腿腳等部位而造成水腫,或是堆積在肺部、產生肺部積水等,並確實了解利尿劑等藥物的使用時機。
心臟衰竭可以靠胸部X光、心臟超音波、抽血檢測B型利鈉尿生肽數值等檢查進行診斷。林口長庚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劉國聖說,慢性心臟衰竭患者可通過冠狀動脈繞道、瓣膜修補或置換、心室輔助器或心臟移植等外科手術改善病情,急性情況則可能需要機械性輔助裝置幫助。
除了手術介入外,對於心臟衰竭患者的日常照顧,高雄長庚心衰中心主任陳世明建議,平時患者務必做好飲食控制,注意鹽分、水份的攝取,避免食用高升糖指數的甜食、含糖飲料等,料理方式也以川燙、清蒸、水煮為佳,養成運動習慣也有助於改善心肺功能與生活品質、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