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雲/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全台腸病毒疫情升溫,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就診人次上週單週逾1.1萬人次,「創10年新高」。林口微笑親子耳鼻喉科診所醫師分享門診個案,有一名男童一開始出現高燒症狀,接著手掌、腳掌、嘴唇周圍,出現大量的扁平紅色斑塊、水泡,為典型手足口病表現。治療一週後,疹子才消失。
5歲以下為重症高危險群 洗手要勤勞
張弘在臉書粉專「耳鼻喉科 張弘醫師」發文指出,近日門診腸病毒明顯增加,常見症狀有,高燒、喉嚨痛、手腳疹子水泡。腸病毒經由糞便、口水、飛沫、接觸傳染,傳染力強且酒精殺不死,唯有正確勤洗手才能有效清除病毒。
他說明,腸病毒的病毒疹,稍微會有觸摸疼痛,一般不會癢,要避免抓破,引發次發性感染。大約7到10天水泡會破裂,癒合後,傳染力才明顯下降。也提醒,在出入公共場所後,要勤洗手、維持良好衛生習慣,尤其5歲以下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更要注意。
酒精效果有限 宜用含氯漂白水消毒
疾管署表示,近年民眾習慣使用酒精進行環境消毒,但酒精對於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建議使用含氯漂白水進行消毒,調配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注意環境通風。
一般環境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濃度為500ppm,即8瓶1250c.c.寶特瓶清水加入100c.c.漂白水;用於處理腸病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汙染的消毒水濃度則為1000ppm,即8瓶1250c.c.寶特瓶清水加入200c.c.漂白水,環境、器具等在消毒水擦拭完畢後,靜待10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才算完成消毒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