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常常抽筋總是來的又強又猛,讓你措手不及,尤其半夜抽筋痛起來更是大大影響睡眠品質。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表示,半夜抽筋5大原因,包括:體液流失、肌肉過度使用、氣溫變化大、神經受損或疾病及年齡增長。
謝炳賢在臉書「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 頸椎 腰椎 微創手術」發文指出,抽筋又被稱為肌肉痙攣,是一種肌在不自主的情況下突然強力收縮的現象,經常伴隨肌肉僵硬、疼痛難耐的狀況。
●體液流失:體液流失是抽筋中最常見的原因,當我們在長時間運動、大量流汗或使用利尿劑等原因,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就可能導致體內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況,進而造成肌肉疲勞而抽筋的發生。
●肌肉過度使用:無論是運動過度、工作久坐、使用重複性動作等,都可能導致肌肉使用過度而疲勞緊張,就容易出現抽筋的狀況。建議可以在運動後適度拉筋,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後起身動一動,都能改善舒緩肌肉緊繃程度,減少抽筋發生的機會。
●氣溫變化大:當氣溫變化大,尤其是在寒冷冬天或早晨氣溫低時,容易導致血液循環變慢,就會使肌肉更加緊繃而抽筋。建議可以使用熱敷、穿襪子或貼暖暖包,促進血液循環,有效降低抽筋的可能。
●神經受損或疾病:當骨骼神經受損時,如腰椎退化、脊椎側彎、腰椎間盤突出等,都可能壓迫下肢神經,使其變得更加敏感,只要受到輕微刺激或維持同一姿勢太久,就會導致小腿肌肉劇烈收縮,出現疼痛抽筋,另外像是中風、糖尿病等同時伴隨神經病變得患者,也會比較容易抽筋。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長,抽筋的機率也會增加,銀髮族的身體機能逐漸下降,容易有血液循環不佳、肌少症等問題發生,難以將營養送到身體各處,也讓抽筋的狀況更加容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