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少家長在小朋友感冒發燒時,會使用退熱貼,小孩的額頭溫度摸起來降低,彷彿真的「退燒」了。然而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指出,現代人認為退熱貼有效大多為心理作用。退熱貼屬於物理降溫法,真正用途是用於高熱中暑時,將其放置於腋窩、鼠蹊幫助體溫散熱。要達到退燒效果還是要服用退燒藥才有效。
泡溫水有助緩解畏寒
黃士倫在臉書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分享,退熱貼原理類似以前用冰枕退燒,他自述,想起小時候高燒的時候,都會躺冰枕,總是會愈躺愈冷,而近幾年包括在住院的兒科病房,已逐漸不使用此方法。反倒是改為「溫水拭浴」,也就是泡溫水(37°C),因為發生初期會身體畏寒,洗溫水澡有助於末梢收縮的毛孔打開,也可以緩解畏寒產生的不適症狀。
黃士倫說,退熱貼講白了就是「物理降溫法」,真正用途是高熱中暑,當中暑發生時。身體好比車子水箱故障無法散熱一般,此時就需要物理降溫,將冰袋或退熱貼置於腋窩、鼠蹊幫助降低體溫達到散熱的效果。
感冒是身體的警報訊號
對於感冒所引起的發燒,黃士倫表示,是因為大腦中掌管體溫的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設定升高了,之所以有此動作,其實是身體的警報訊號,告訴免疫系統:T細胞、B細胞、白血球巨噬細胞體內有大量病毒細菌入侵,需要徵召更多援軍面對大量的入侵者。
黃士倫總結,發燒通常會先產生肢體抖動產熱(畏寒)症狀,接著體溫直線上升,要達到退燒必須得使用「化學退熱法」,就是使用退燒藥。現代人把退熱貼用於感冒發燒,其實沒什麼效果,只是心裡自覺有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