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過年大掃除,許多民眾會使用清潔劑對付陳年頑垢,但使用清潔劑如有不慎,恐吸入有毒氣體危害健康。為了預防清潔劑傷害,環境部化學署提醒民眾務必遵守「通風」、「隔絕」、「勿混用」3大使用原則,切勿購買來路不明或成分標示不明的清潔產品,避免居家還未變乾淨,就先傷身。
大掃除務必通風 防吸入有毒化學氣體
環境部化學署副署長陳淑玲表示,水管疏通劑常見的成分「氫氧化鈉」,屬於強鹼,使用時應注意避免與酸性物質接觸,否則會發生酸鹼中和反應大量放熱,導致皮膚灼傷。為預防清潔劑傷害,在大掃除時務必打開門窗,保持現場環境通風,避免吸入有毒化學氣體;使用含鹽酸、氫氧化鈉等腐蝕性較強的清潔劑時,一定要配戴橡膠手套、口罩等防護配備,減少人體與清潔劑的直接接觸。
切勿混用清潔劑 以免危害健康
部分民眾為加強清潔效果,可能會混用清潔劑。不過陳淑玲指出,清潔劑混用可能會產生有毒氣體、放熱等化學反應,例如漂白水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如果和含有鹽酸的清潔劑混合在一起,會起化學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甚至可能造成氯氣中毒危害肺部健康。
她強調,「每次打掃只使用一種清潔劑」,等待一段時間後再沖水,避免相互作用產生化學反應。
陳淑玲也提到,壬基酚(NP)與壬基酚聚乙氧基醇(NPEO)因具有環境荷爾蒙特性物質,可能會導致不孕或引發癌症等健康風險,環境部已依毒管法公告禁止使用於製造家用清潔劑。民眾選購清潔用品一定要看清標示,切勿購買來路不明或成分標示不明,以及含壬基酚與壬基酚聚乙氧基醇、有致癌風險的清潔劑,並建議選用對環境友善的產品,例如使用無磷的清潔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