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會走路的肺炎」黴漿菌除了支氣管炎、咽痛和倦怠等症狀,中醫師余雅雯表示,還有長達數週的惱人咳嗽問題,而中醫看待咳嗽,可分為5證型,像是熱咳、寒咳、痰咳、燥咳、久咳氣虛;面對黴漿菌患者,中醫會以施藥、用針,啟動自身免疫抗病能力,提早走完病程,減少症狀帶來的痛苦。
余雅雯在臉書粉專「上璽中醫 余雅雯 中醫師」發文解釋,黴漿菌不是黴菌,而是一種沒有細胞壁的微生物。黴漿菌肺炎可能導致任何程度的呼吸道症狀,但肺炎感染是最常見的表現。在臨床上,最初出現頭痛、發燒、喉嚨痛、全身無力等症狀,2至5天以後咳嗽跟著來,剛開始大多無症狀,後來才出現白色黏痰或帶有血絲的膿痰,可持續到3至4週。其它同時會出現的症狀,包含寒顫、咽喉炎、耳痛、嘔吐、結膜炎、皮膚疹等。
余雅雯表示,黴漿菌每隔3-5年就會流行一次,目前台灣尚未大流行,但兩岸旅遊通商開始發展,未來幾個月誰也說不準會如何,偏偏黴漿菌這個魔王目前沒有疫苗,而且抗藥性高,西藥也只能抗生素及症狀治療,大家都害怕它,越是這樣就越是中醫發揮專長的時刻。
以施藥、用針 提升自身免疫抗病能力
余雅雯強調,中醫治療的理念,並不是專一針對細菌病毒消滅它,也不是去驗到底是哪一種類的病毒,而是細菌病毒到了人體,因著不同體質不同天候環境,人體會有不同的得病反應。同樣一株菌有些人得了只是輕微咳了幾天,有些人發高燒咳到連肺都快要飛出去,所以治療方法,還是回到原始的辯證論治 ,辨別個別體質寒熱虛實臟腑虛衰。
余雅雯接著說,面對黴漿菌患者,中醫會以施藥、用針,啟動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提早走完病程,減少症狀帶來的痛苦,進一步預防,提升人對環境的免疫,避免病毒長驅直入人體,引發免疫風暴。
咳嗽是肺氣宣發肅降功能失調
余雅雯表示,罹患黴漿菌後最常見是支氣管炎、咽痛、倦怠等問題,少數併發嚴重肺炎、氣喘、腎功能異常及皮膚疾病,而最惱人的症狀就是咳嗽,中醫看待咳嗽是肺氣宣發肅降功能失調,而咳嗽則可分為5種證型:
1.熱咳:會有咽痛、發燒等問題,病程通常又快又急,還有呼吸時有喘鳴聲、咳嗽聲音沙啞等症狀。治療上可用銀翹散、麻杏甘石湯加減,也可在耳穴反射區放血,瀉其肺熱,病程間要避免油炸、辛辣的食物,通常會在數日後好轉。
2.寒咳:在遇到冷空氣時,咳嗽會加重,身體怕冷偶有稀痰,有時會合併脾肺氣虛、腹瀉等問題,身體疲倦感也很重。多喝熱開水來潤喉,治療期間忌吃水果、冰飲,出門要戴上口罩,用圍巾把後頸部保護好,在辦公室時可以將馬克杯裝熱水,吸入熱蒸氣,讓鼻咽處滋潤,病毒較不易繁衍。
3.燥咳:常見於老人家或老菸槍身上,有喉嚨乾痛、咳嗽起來面色發紅又急又喘、排便乾、皮膚偏乾等問題,可用麥門冬湯潤其肺胃,禁止食用燒烤、油炸、辛辣等火氣大的食物,可多吃蒸水梨、百合、木耳等涼潤肺部的食物。
4.濕咳:會有濃痰卡住咽喉的症狀,經常合併有腸胃道問題,遇冷空氣下雨或是吃到甜食時會加重症狀。這類患者忌服用有甜度的枇杷膏,也要避免甜品、零食、燒烤物等食物,醫師在開藥時除了化痰外,也會斟酌加宣發氣機,去濕健脾為主,建議食用白蘿蔔,或是用陳皮泡熱水來除痰濕。
5.久咳氣虛:常見於體虛的老人家或幼兒童,或是因久病及腎造成,多半是在高燒過後,有咽喉劇烈疼痛、扁桃腺紅腫熱痛、鼻涕、黃綠濃痰、身體疲憊、腰痠、說話聲音微小、怕風、怕冷等症狀。
余雅雯提醒,預防黴漿菌,建議除天冷注意保暖,平時積極保養提升免疫力之外,黴漿菌是經由飛沫傳染,是一種在純水、皮膚上都可暫時寄居的微生物,所以最重要就是出門到密閉式的公共場所,建議要戴口罩,同時要勤洗手。而酒精最簡易的環境消毒方式,不要讓病毒從口鼻侵入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