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婆婆媽媽年貨採買,絕對不會少了「烏魚子」這一味。農業部漁業署在臉書發文分享,烏魚正式中文名叫「鯔」(發音ㄗ),每年冬至過後就會結群洄游南下經過台灣海峽,捕獲的母烏魚可以取出卵巢加工製成「烏魚子」,全身都是寶,烏魚肉、魚子、魚膘、魚胗都可食用,具有很高經濟價值,也因此被稱為海上烏金。
漁業署介紹,鯔(Mugil cephalus)俗稱烏魚、信魚、烏仔,胸鰭基部藍黑色,3棘8軟條,餘種為3棘9軟條。圓柱體形,頭寬平扁,口小。頭被圓鱗,體被弱櫛鱗,鰭上為小圓鱗。具有強韌之胃,有助磨碎食物。具有兩分離背鰭、1硬棘、7-10軟條;臀鰭具硬棘、8-10軟條。
食用部位TIPS
●烏魚肉:取出卵後的魚體,魚肉富含蛋白質及豐厚油脂。
●烏魚子:雌烏魚的卵巢和魚卵,一尾母魚僅可製成一副烏魚子。
●烏魚膘:雄烏魚的精囊,口感近似豆腐。
●烏魚胗:又稱烏魚腱,是烏魚的胃囊。
漁業署說明,除了野生捕獲的烏魚,如今得益於養殖技術精進,養殖烏魚能夠制出品質更為穩定的烏魚子,也讓烏魚子的價格變得較為親民,自新竹以南到高雄皆有烏魚養殖,而且烏魚不只有「烏魚子」這一寶,還有烏魚膘(公烏魚的精巢)及烏魚胗(烏魚的胃囊)另二寶,加上烏魚殼,這些冬季限定美味都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