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該邊」腫小心腹股溝疝氣上身!馬偕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致樵表示,造成疝氣的風險因素有慣性用力打噴嚏、男性、太瘦、年紀大、慢性咳嗽、經常搬重物、健身重訓、長期便秘、曾做腹腔手術等。此外,當出現肚子出力時,會有東西膨出,躺下或放鬆會消失,伴隨疼痛或痠麻感,小心可能是腹股溝疝氣。
李致樵在臉書粉專「泌尿科診療室 李致樵醫師」發文指出,腹股溝疝氣是指由於「先天性腹股溝管閉鎖不全」或是「老年腹壁肌肉退化」導致腹腔內的器官如小腸、大腸、卵巢甚至膀胱,因為腹腔內的壓力推擠而向下膨出,在腹股溝的位置形成疝氣囊袋。
李致樵接著說,腹股溝疝氣又分為間接型及直接型2種。前者為先天腹股溝管閉鎖不全,通常發生年紀較輕者;後者則為後天腹壁肌肉退化產生,常發生於老年人。此外,當出現肚子出力時,會有東西膨出,躺下或放鬆會消失,伴隨疼痛或痠麻感,小心可能是腹股溝疝氣,若拖延下去,膨出物會越來越大,影響雙腿活動。
李致樵強調,造成疝氣的風險因素有慣性用力打噴嚏、男性、太瘦、年紀大、慢性咳嗽、經常搬重物、健身重訓、長期便秘、曾做腹腔手術等。另,因為是構造上的異常,腹股溝疝氣如果沒有手術基本上是不會消失,吃藥完全沒有效,而且有相當比例會隨著時間變得更加嚴重,甚至需緊急手術。
李致樵表示,手術方式分為傳統開腹疝氣修補手術,及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2種。對於疝氣治療的效果與復發率是差不多。不過手術中、手術後的副作用類型、恢復速度、疼痛感及適應症則不一樣。
●傳統開腹疝氣修補手術:開腹優點為手術技巧簡單;可局部/半身麻醉;治療效果與腹腔鏡手術相當。但缺點則是傷口較大;術後疼痛感明顯、血腫比例高、肥胖病人較難處理;術後慢性疼痛比例高。
●新式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腹腔鏡優點為可同時做兩側的疝氣修補;傷口小、疼痛感少、恢復快;術後慢性疼痛、血腫比例低。但缺點則是手術技巧困難;需全身麻痺;肚子有傷口或腹膜透析的患者較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