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冬日溫低,不少人因為天候變化,而出現關節疼痛問題,骨科醫師陳鈺泓發文分享,氣溫低易使關節緊繃、血液循環不佳、延展性降低,導致關節疼痛難耐,維持身體保溫、將溫度設定在20-24度,濕度控制在40-60%、飲食均衡並適當運動伸展可幫助預防。
陳鈺泓在臉書粉專「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新北板橋骨科脊椎專業 骨質疏鬆 骨折骨刺 微創手術」發文分享,冬天的氣溫較低,容易使關節緊繃僵硬、血液循環不佳、延展性降低,只要稍微活動一下,關節就會感覺疼痛難耐,想預防關節疼痛有下列4方法:
1.維持身體保暖:冬天的冷空氣相當強勁,室內外溫差也較大,做好身體保暖是預防關節痛的第一招!讓身體處於溫暖狀態,不僅可以使肌肉不過於緊繃,避免冷空氣直吹,更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除了多加件衣物保暖外,也可以透過熱敷、泡熱水澡的方式來緩解關節緊繃不適的狀況。
2.調節溫度及濕度:台灣寒冷冬季通常也伴隨著陰雨綿綿,建議可以將室內溫度設定在20-24℃左右,濕度則是控制在40-60%,不僅可以降低關節疼痛的問題,也能夠讓身體熱量維持在較舒適的狀態。
3.均衡健康飲食:要維持好骨力,攝取充足營養可不能少。除了補充足量的優質蛋白質外,像是鮭魚、黑芝麻、深綠色蔬菜等食物,也都是很棒的鈣質來源,有助於保養強健關節。
4.適當運動伸展:天冷時不動,反而會使關節容易出現僵硬、緊繃的情況。建議可以保持運動習慣,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與代謝,此外,適度的肌力訓練及伸展動作,也能提升關節活動力及保護作用。
陳鈺泓也提醒,冬天運動時務必做好暖身,才能避免受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