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家長在考慮孩子健康時,大多擔心孩子是否長得高,但不會想到骨骼健康的狀況。對此,營養師薛曉晶強調,兒童時期是骨骼生長的重要時期,這時若能注重在培養健康飲食及生活習慣,就有助於預防罹患骨鬆及骨折。此外,更有研究發現,優化學齡兒童(5至15歲)的礦物質營養,可降低老年骨質流失風險,在此年齡應強調優化骨量,並需注意整體健康飲食,包括:充足的鈣、鎂和維生素D及降低磷的攝取。
薛曉晶在臉書專頁「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發文指出,儲存骨本就像存款一樣,若能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好好的儲存骨質,則存入的數量將遠遠超過提取的數量。一般而言,骨骼中的骨密度在25至30歲間達到高峰,其中,女孩和男孩分別在18歲及20歲時,達到顛峰骨質量的90%,因此,青少年時期是對骨骼健康「投資」的最佳時期。
3因素影響顛峰骨密度
至於影響顛峰骨密度的因素,薛曉晶解釋,有非常多種,其中,有些因素是無法改變的,如:性別及種族,但另一些因素如營養及體育活動,卻是可以加強的,像是:
●運動:運動對於形成健康的骨骼十分重要,適量的有氧運動及重量訓練,對於骨骼密度表現都是有幫助的,像是步行、跑步運動對於髖關節,體操或上肢舉重對於手臂,都有助增加該部位的骨密度。因此無論是有氧運動、肌力運動及骨質強化運動等,都能同時達到增強骨質的效果。
●荷爾蒙因素:性荷爾蒙﹙包括:雌激素及睪丸酮﹚對於骨質量的增長非常重要;由於雌激素能刺激骨質形成並抑制骨質的分解,但若過度減重導致月經異常狀況的女孩,則可能降低骨密度。
●營養狀況:研究發現,應優化學齡兒童(5至15歲)的礦物質營養,可大幅度地減少晚年導致骨鬆和骨折的骨質流失風險,因此在這個年齡應強調優化骨量,並需注意整體健康飲食,包括充足的鈣、鎂和維生素D及降低磷的攝取。此外,純素飲食、食物不耐或過敏的兒童,應多注意鈣質及其他礦物質的攝取情況。
建議兒童、青少年 每天早晚1杯奶
薛曉晶提醒,父母的生活習慣深切的影響孩子的習慣養成,建議在孩童幼年期即培養對骨骼最重要的2種習慣:適當的營養攝取及充分的體育活動,攝取有利於骨骼健康的飲食,如增加含有鈣及維他命D含量高的食物。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早晚1杯奶,藉此補充足夠的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