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腳受傷導致不良於行可能需要借助柺杖的幫助,但即使是病患本身都常使用錯誤。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發文分享,我們常看到受傷的人使用「腋下柺」,做起來其實不如想像中的簡單,他整理4種步態,優缺點各異,包括4點步態、3點步態、2點步態和擺盪步態。民眾可以依照需求自行選擇適合的方式。
嚴可倫在臉書專頁「有溫度的嘮叨 台中光田骨科 嚴可倫醫師 脊椎關節骨鬆專業 - 骨筋中外」發文分享,朋友的家人順利在國外完成手術,之後好一段時間,受傷的腳都不能踩地,要用柺杖來輔助行走。我們常看到受傷的人拿著左右各一「腋下柺」,但其實沒練過的話,這種「三腳貓」功夫使用起來還蠻吃力的,整理不同步態如下:
4點步態
如果雙腳可以支撐身體部分重量,可以用4點步態。這種方式速度最慢、但也最安全。具體做法是,依序為右側柺杖向前、左腳向前;左側柺杖向前,右腳向前。(口訣:右柺 >左腳>左柺>右腳)
2點步態
這個可以視為4點步態的進階版。如果雙腳可支撐身體部份重量、而且肌力較好、臂力較強,就可以使用這種方式,行進速度會比4點快。右側柺杖與左腳同時向前,左腳柺杖與右腳再同時向前。簡單來說就跟我們平常走路一樣,不要同手同腳就對了。(口訣:右柺+左腳>左柺+右腳)
3點步態
像腳踝手術不能踩地,不適合4點步態,可以3點步態。這種做法適用於有一腳可以支撐全身重量的人。具體做法是兩側柺杖與受傷的腳一起向前,雙手支撐身體的重量後(這個部分要有比較好的平衡感,而且手臂要有力量),再讓另一腳向前。(口訣:雙枴+傷腳>好腳)
擺盪步態
用擺盪的,是行進速度最快的方式。兩支柺杖同時向前,雙手支撐身體重量,雙腳同時離開地面搖擺到跟柺杖平行。如果需要快速移動,像是橫越馬路,這種方式就很好用。但請記得一定要量力而為、平時練習後才慢慢加快速度,否則欲速則不達唷!(口訣:雙枴>雙腳)
嚴可倫提醒,不要被「腋下柺」的名字混淆,使用柺杖的時候是靠拳頭握著柺杖,不是緊靠著腋下,要留幾公分空隙。以免臂神經叢壓迫、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