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一名67歲的婦人,不菸不酒,有些微偏高血壓慢性病史,雖然知道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但因沒有症狀,生活上也無不適,未以為意,並未定期追蹤,直到近幾個月來,右上腹脹及有悶悶的感覺,偶爾覺得沒精神,在鄰居的建議下前往醫院檢查,發現肝臟有一顆7公分腫瘤,胎兒蛋白也高出正常值許多,確定診斷為肝癌,經手術切除順利,服用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及追蹤。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季杏表示,台灣成年人中,B肝帶原者約占15至20%,其中,約90%為毫無症狀的健康帶原者。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個無聲的器官,民眾往往會忽略B型肝炎定期追蹤的重要性,待出現疲倦、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全身無力、黃疸、茶色尿等的症狀才趕忙就醫,病程可能已進展到較棘手的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陳季杏指出,B型肝炎併發症中,常見的為肝硬化或肝癌,建議肝功能正常,肝臟無發炎的證據,也沒有纖維化,低病毒量狀態的帶原者,每半年進行血中的甲型胎兒蛋白(AFP)及影像學腹部超音波檢查。而活動性B型肝炎帶原者,應詢問醫師是否符合治療的條件,並每3個月追蹤肝功能及血中病毒情況,評估治療成效。而肝硬化、肝癌篩檢,建議每半年至少做一次超音波檢查及甲型胎兒蛋白(AFP)。若已經有嚴重纖維化或是進展到肝硬化,追蹤的間隔則縮短為3個月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及甲型胎兒蛋白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陳季杏說,B肝帶原者最主要原因是經由母嬰垂直感染,另一個傳染途徑則是接觸到帶有B型肝炎病毒的血液,經由傷口或黏膜而被傳染,例如打針、輸血、血液透析、針灸、刺青、共用刮鬍刀、牙刷或不安全的性行為等。提醒只要有B型肝炎,一定要定期追蹤,若無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也可至醫療院所抽血看是否有足夠保護力的抗體,若不足,應立即施打B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