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容易流失水分,那到底水要喝多少才夠呢?營養師陳怡婷在臉書專頁「陳怡婷 Cynthia 營養師 」發文分享,成年人每日飲水量為體重(公斤)的30~35倍,水分也會因年齡、個人體質、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而有所差異,像是天氣過熱、大量運動、勞力活動等有大量流汗的情形都應額外多補充水分。每日建議飲水量依年齡差異而有所不同,如下:
6~12月的嬰兒:不超過體重(公斤)x 30毫升。
1歲以上兒童:(體重<10公斤)建議攝取量為體重(公斤)x 100毫升。
1歲以上兒童:(體重>10公斤)建議攝取量為(體重公斤-10)x 50+ 1000毫升。
1歲以上兒童:(體重>20公斤)建議攝取量為(體重公斤-20)x 20+1500毫升。
7~12歲兒童:體重(公斤)x 50~60毫升。
13~18歲青少年、19歲以上成年人、高齡者:體重(公斤)x 30~35毫升。
陳怡婷也提醒,有腎臟疾病或其他疾病者,若有需要限制水分,建議至醫療院所評估。
腎友飲水量 應詢問醫師調整
另外,國健署指出,水分攝取的多寡其實不只和年齡有相關,根據每個人的體質、體型、體重、工作性質甚至是居住環境都有差別,一般取決於腎臟的功能是否正常。腎臟作為泌尿系統的一部份,主要負責過濾血液中雜質(如:含氮廢物)、維持體液、以及人體酸鹼電解質平衡,每天約可過濾液體160-190公升,大多都可以回收體內,其中僅有1-2公升形成尿液離開人體,因此腎臟疾病的患者因腎臟腎絲球的過濾功能變差,影響每日腎臟可以處理的水量,因此,正確的水分攝取量應該要詢問主治醫師後進行調整,以達到身體平衡的狀態。
溫水優於冰水 間隔補充更勝猛灌
國健署提到,喝水也有注意事項,比起等到口渴才一口氣補充大量水分,有間隔時間的補充才是正確的,舉例來說,運動前2-3小時先喝500cc的室溫水。供給細胞充足的氧氣與養分。並且運動中每10-20分鐘多次補充200到300cc,於運動後間歇式地以平緩速度攝取水份,且不立即蹲坐下休息,有效避免運動後喝水所帶來的脹腹感與疲憊感。
國健署也提醒,習慣飲用室溫水也是很重要的,雖說飲用冰水時會帶來短暫的快感,但是太冷的水有可能抑制腸胃蠕動、傷及食道甚至是引起高血壓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