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育輝
莉莉(化名)是位高中老師,因工作需要久站,近日頻繁感到雙腿腫脹痠痛,腿上的青筋和浮出的蚯蚓狀血管,逼得她在炎熱的夏天繼續穿著長褲上課。除了外觀問題,莉莉經常覺得下肢搔癢,腳踝處也開始有色素沈澱,半夜更會因為腿部抽筋無法入睡,這些症狀讓她無法專注於工作,生活品質嚴重受影響。
經就診後,莉莉的病徵屬於靜脈曲張,且在靜脈曲張的6個分級當中,可能已是較嚴重的第4期。下肢靜脈曲張一般俗稱「浮腳筋」,主要是因為靜脈中的瓣膜功能障礙或血管壁結構失調,導致血液回流不順,造成血管鼓脹、扭曲等情形。靜脈曲張是種不可逆的疾病,病況加重時會造成皮膚潰瘍、出血,甚至肺栓塞或深層靜脈栓塞等可能危及性命的併發症。
在現代繁忙的生活中,靜脈曲張是常見的文明病,影響數百萬台灣民眾的生活品質。過往傳統的靜脈曲張治療,只能仰賴開刀摘除血管,病人在接受手術後通常會感到劇烈疼痛,且傷口大、恢復期長。
然而現代醫學的發展,為治療靜脈曲張帶來新的希望。傳統的手術治療方式已漸漸被新興的微創治療技術取代,這些技術不僅有更少的風險和創傷,還能提供更好的治療效果和更快的康復時間。其中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治療技術,是「靜脈內雷射消融術」,以精準的雷射能量與環狀雷射光纖,有效治療靜脈曲張,手術過程中使用麻醉藥物,多數病人在術後感覺無痛,且可以立即下床自由活動,第2天即可恢復正常生活作息。
除了雷射手術,馬偕醫院近年引進了新型的「靜脈機械化學閉合術」,主要是透過可360度旋轉的導線破壞並刺激血管壁收縮,並搭配醫師指定的硬化劑藥物均勻注射於血管中,促使血管萎縮,徹底根治靜脈曲張。機械化學閉合術有著非熱能、無需施打麻醉液、近乎無痛等優勢,既可避免組織與神經損傷風險,術後也不會產生任何異物感,是歐美、韓國、新加坡等國行之有年,且相當普遍的術式之一。
現今的醫療技術已為靜脈曲張患者提供更好的選擇,重拾健康雙腿的自信。若有靜脈曲張情形,一定要儘早治療並改善生活習慣,才能避免更嚴重的症狀發生。另,每位患者的靜脈曲張情況不盡相同,建議與專業的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進行詳細診斷和討論,以確定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作者為馬偕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