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在照護失智症患者的過程中,最讓照顧者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失智者強烈抗拒洗澡。老年醫學專家陳乃菁醫師就曾遇到有家屬反映,每次幫失智父視洗澡,父親就會打他,但他不忍心讓父親這麼髒,所以總是邊哭邊幫父親洗澡…;也有失智者每次洗澡脫衣時都會哭喊著說:「我很乖,不要打我啊!」陳乃菁說,這些事件背後都隱藏著他們成長過程所受的傷或生活經驗,因此最好的失智照護,就是好好了解患者過去的生活方式,「用對方法」可以更省力。
一個臉盆+一條毛巾 老爺爺重回軍旅時光
陳乃菁診所院長陳乃菁在新書《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寶瓶文化)中指出,曾有一位軍人爺爺的家屬為了讓他洗澡,想破頭都不得其法。討論良久後,陳乃菁勸他們:「你們爸爸一大段人生都在戰爭中逃難,生活條件很困苦,現在他失智了,或許不是不想洗澡,而是我們給錯了洗澡用具?這樣吧,你們嘗試看看把他帶到浴室,給他一個臉盆和一條毛巾,因為他過去就是這樣洗澡的。」結果這個方法奏效了,軍人爺爺明顯減少了抗拒,讓家屬能用更省力的方式,幫助他維持身體清潔。
另一位失智長輩林奶奶的主要照顧者是她的兒子,他告訴陳乃菁,在幫母親洗澡過程中發現,林奶奶從小就被送養,養父母對年幼的她頗為嚴苛,小時候常被脫下衣後狠狠地打。所以兒子每當要幫忙她洗澡,從一開始要幫她脫衣服,林奶奶就會哭喊著說:「我很乖,不要打我啊!」
陳乃菁說,在林奶奶的身上,可以看見她所排斥的不是洗澡,而是洗澡前被脫衣服的舉動,讓她連結起年幼時被責打的痛苦記憶。這個發現讓照顧她的兒子能以更緩和的方式幫助林奶奶洗澡。
陳乃菁說,她默默地為童年時辛苦的林奶奶感到哀傷,同時再次理解到生命每個階段的記憶,即使曾經被刻意掩蓋了,但隨著生命的進展,在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時刻,甚至在年老又受失智症折磨的時候,仍會令人措手不及地重新冒出頭來。
陳乃菁說,她常提醒照顧者設想一下,有一天當我們老了,失智症影響了認知功能導致我們無法正確思考,讓我們開始遺忘了洗澡的步驟,也認不出洗澡的用具…,卻有人穿著防水衣、戴著手套跟口罩,一見面就急著動手要脫下我們的衣服,在我們什麼都還搞不清楚的時候就忙著沖水、抹肥皂,那時候的我們怎麼可能不害怕?我們甚至可能感覺自己像隻狗一樣被粗暴地沖洗啊,應該沒有人願意接受這樣的過程。
所以,陳乃菁說,當失智患者排斥洗澡時,請記得不要以我們自認的洗澡方式來粗暴對待,更好的方式是重新認識眼前的長輩,透過對他小時候的洗澡方式、洗澡頻率的理解,借力使力、想方設法重新喚起他對於洗澡的美好回憶,如此一來,對患者和照顧者來說,洗澡一事就能從驚恐變為美好的記憶了。
「尊重」在「照顧」之前 多點暖心互動會更美好
她提醒,很多時候,照顧者和被照顧者之間的紛爭都源於忘了要把「尊重」放在「照顧」之前。其實,老人家無論身心退化到何種地步,他們依舊是人,有人性上想被尊重、想獨立自主的需求。
如果每個人從小在洗澡跟脫衣服的過程中,能少一點尷尬,多一點暖心的互動與隱藏著愛的心意,也許成為高齡長者後,脫衣服跟洗澡就不再尷尬與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