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今國人健康意識抬頭,腸道健康越來越受重視。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表示,當腸道菌相失衡時,內毒素會經由腸漏滲入人體,引發一連串發炎反應,產生腸漏,除肥胖外,還會造成脂肪肝、便秘、失智症、性腺功能不足,因此提醒民眾,平常要避開腸內壞菌過多、過敏食物、消化酵素不足、藥物、酗酒、感染、壓力及精緻與加工食物。
劉博仁在臉書粉專「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指出,當腸道菌相失衡、腸漏發生時,一種名為「格蘭氏陰性菌外膜」的脂多糖,會經由腸漏滲入體內,這種內毒素會刺激白血球,然後產生發炎啟動因子NF-kB,接著引起一連串的發炎反應,造成肥胖、便秘、慢性疼痛、性腺功能不足、脂肪肝等病變,內毒素也會引起腦漏以及腦發炎,進而造成焦慮、憂鬱、記憶力下降、認知功能障礙、巴金森氏症等。
劉博仁表示,由於腸漏症已被確認與許多疾病相關,因此「趨吉避凶」是治療腸漏的第一步,以下是造成腸漏症的可能原因,並提醒民眾要多注意自己的胃腸健康。
●小腸菌叢過度增生:當腸內壞菌過多時,會刺激解連蛋白活化,產生腸漏,許多內毒素會透過靜脈進入肝臟,增加肝臟負擔。
●過敏食物:例如小麥麩質、牛奶、蛋白、蝦子、螃蟹、芒果、奇異果、鳳梨、杏仁等,都有可能造成腸漏。
●消化酵素不足:吃東西過快、暴飲暴食、胰臟功能不足、胃切除後、膽囊切除手術後,也有可能引起腸漏。
●藥物:西藥如抗生素、消炎藥、類固醇、化療藥物,甚至是被濫用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的胃藥等,也會破壞腸黏膜屏障,導致腸漏。
●精緻加工低纖維飲食:精緻、高油脂、高糖、高鹽以及食品添加物,都是破壞腸道菌相的殺手,引起腸漏。
●壓力:壓力會增加促腎上線皮質素釋放因子CRH釋放,刺激解連蛋白,造成腸漏。
●感染:包括致病菌、寄生蟲、念珠菌、黴菌感染,也會引起腸漏症。
●酗酒:過多酒精,也會破壞腸黏膜完整性,引起腸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