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孩子總是忘東忘西、分心、坐不住是注意力不集中?語言治療師葉俊亞、簡彣如表示,若要判斷小孩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問題,需先了解其年紀、來對應能專注多久時間,再進行評估。其中,廣泛、大範圍的注意力時長,約為年齡乘以5;而較高階且複雜的情況,則是年齡加上2至3。此外,注意力也可分為5種,包含:集中性、持續性、選擇性、分配性及交替性。會因不同的注意力狀況,給予不一樣的練習方式。
葉俊亞、簡彣如在臉書粉專「BaeGo培果教育」發文表示,注意力會隨著年齡發展慢慢成熟,到大約12歲左右,便與成年人相當,因此要判斷兒童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問題,應先了解其年齡,並依相對應時間,進行觀察。
●廣泛且大範圍的注意力:像上課時,坐在椅子上,不隨意離開教室。此種注意力的持續時長約為年齡乘以5。1歲5分鐘;5歲25分鐘,以此類推。
●較高階且複雜的注意力:偏向需聚精會神的事,如:閱讀書籍及解數學題目。持續時長約為年齡加上2至3。1歲3分鐘;2歲4分鐘;12歲15分鐘,以此類推。
注意力可分5種 有不同練習方式
語言治療師指出,哪一類型的注意力出了問題,也是判斷小孩注意力不集中的關鍵因素之一,注意力可分為5種,有其相對應增加注意力的練習方式。包含:
●集中性:環境中出現新的刺激,可以立即回應。如:聽到門鈴聲,立刻抬頭看向門口、聽到有人叫自己名字,馬上轉頭、聞到臭臭的味道,立即憋氣。對此,需練習立刻反應的活動。像是:玩撲克牌的心臟病、丟接球及蘿蔔蹲。
●持續性:在連續的活動中,維持一定的行為反應。如:疊積木10分鐘、上課時一直坐在位置上及持續看完1部電影不起身。可藉由走迷宮、電流急急棒及拼圖,這些需做一段時間的活動,來進行注意力練習。
●選擇性:專注於眼前事物,不受任何干擾。如:不管電風扇運轉聲,聽老師講課及電動打到入迷,對叫吃飯的聲音充耳不聞。若出現此種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需進行同時需要忽略干擾物的遊戲。如:找找威利在哪裡、叫色測驗及挑出特定色的積木。
●分配性:同時做兩件事情,即一心二用。如:自彈自唱及一邊聽老師上課邊抄筆記。可藉由邊唱歌邊跳舞及玩123木頭人等,來協助練習。
●交替性:在不同活動間,來回轉換注意焦點,以完成任務。例如:抬頭看黑板上的字,接著低頭抄寫及邊看說明書邊組裝積木等。透過看示意圖摺紙、玩大家來找碴等。這些任務中有多個目標,需轉換確認的活動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