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1名音樂系學生每當面臨考試或表演時,就會腹部絞痛苦不堪言,可是一表演完畢或考試結束6到8小時後,這症狀就逐漸緩解。醫師表示,這其實就是腸子神經感受到壓力,因而產生的腸道壓力症候群。當長期腸胃不適,不要猛吃胃藥,而是要恢復身心平衡狀態,透過靜坐、瑜珈、補充益生菌等,來達到腸腦平衡。
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在臉書粉專「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指出,當壓力來臨時,腸子內的神經系統會因此停擺所有消化工作,當這罷工持續時,就會感到消化不良,營養吸收一定受到影響,更麻煩的是,胃及腸子的蠕動轉變成痙攣性收縮,就會感到胃痛,有時還會痛到想嘔吐。相反的,「心寬體胖」則是因為身處太平盛世,幾乎沒有壓力,甚至是相當快樂,所以腸神經系統運作相當順暢,消化吸收非常順利,自然而然身體就比較豐腴。
劉博仁表示,腸神經元也會分泌許多神經傳導物質,最有名的就是血清素,腸神經元會透過不同方法與大腦相互溝通,像是迷走神經、多巴胺、腦內啡、催產素、促腎上線皮質素釋放因子(CRF)等,因此「腸—腦連結」(gut-brain connection)是目前研究重點。
劉博仁提醒,情緒會影響腸胃功能,腸胃神經功能失調也會影響情緒,無論何者為因、何者為果,若是用「唇亡齒寒」來比喻腸跟腦的關聯一點也不為過。因此當長期腸胃不適,排除腫瘤、感染等因素之後,不要只是猛吃胃藥,而是要恢復身心平衡狀態,透過靜坐、冥想、氣功、太極拳、瑜珈、補充益生菌、修補腸漏等,來達到腸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