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奇美醫學中心與台大醫院、美國、日本、澳洲團隊跨國研究發現,急性腎臟病病人未來發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增加4.2倍,進展成為末期腎病變需要長期洗腎透析的風險為6.6倍,死亡風險更增加了3.6倍,提醒急性腎臟病病人的照護及後續回診追蹤非常重要。
奇美醫學中心內科部副部長暨腎臟科主任王憲奕表示,奇美醫學中心與台大、美、日、澳團隊蒐集跨國資料,並進行分析,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在eClinicalMedicine國際期刊(期刊影響指數17)。急性腎臟病是在短時間內腎臟功能急速惡化,因無法清除體內毒素,導致廢物和水份無法順利排出而堆積在體內。
急險因子包括老年人、共病症(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腎臟病)、泌尿道感染、敗血症、急性泌尿道阻塞、惡性高血壓、心臟衰竭、休克或重大手術失血過多等,均易發生急性腎臟病。
根據奇美醫學中心統計,2012年至2022年11月底,急性腎臟病病人出院後3個月內接受腎臟科門診追蹤的比例只有22%,而日後發生慢性腎臟病及末期腎臟病的風險卻高達57%。
沒有慢性病史的63歲婦人,因車禍造成手部骨折,自行到藥局買止痛藥服用,3個月後因發燒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經診斷為肺炎住院,抽血檢查發現腎臟功能急性惡化,治療後改善,但病人在肺病痊癒出院後,一直沒有追蹤腎臟功能,2個月後因呼吸喘、雙腳水腫及高血鉀送急診,腎臟功能已更加惡化,住院過程中即因體液堆積過多而開始長期透析洗腎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主治醫師陳銳溢表示,大部分急性腎臟病病人在回診找出並消除病因後,皆可恢復至原先狀態,但若延誤治療,腎臟纖維化,腎臟功能便無法恢復,演變成慢性腎臟病後續甚至需要長期透析或腎臟移植,因此急性腎臟病發生後的及時診斷與治療更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