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台灣失智者人口將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對此,食藥署提醒,若有認知功能變化也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而最常聽到的阿茲海默症就是失智症的一種,治療的藥物有膽鹼酶抑制劑及NMDA受體拮抗劑2種,雖然有藥物可以選擇,但目前仍只能預防疾病的惡化,尚無法治癒。
食藥署在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指出,失智症是1種退化性疾病,症狀除了記憶力方面的衰退之外,可能還涉及其他認知功能障礙,例如:語言、空間定位、數理計算、複雜注意力、推理能力、表達能力。
食藥署表示,失智症依照誘發原因可以區分為血管性與退化性。血管性失智症是腦血管疾病或腦部血流障礙導致腦細胞損傷所引起,而最常聽到的阿茲海默症則屬於退化性失智症的1種。
食藥署說,在藥物方面,台灣核准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有膽鹼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及NMDA受體拮抗劑(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antagonist)。
膽鹼酶抑制劑適用輕到中度患者
食藥署指出,膽鹼酶抑制劑能夠抑制膽鹼脂酶,促進乙醯膽鹼的神經傳導作用,適用於輕到中度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台灣核准的成分包含以下3種。
●多奈派齊(donepezil):是最古老的膽鹼酶抑制劑,不需依照肝腎功能調整劑量,並且1天只需給藥1次的優點,讓它至今仍廣為使用。
●葛蘭他命(galantamine):較容易出現腸胃道副作用,建議隨餐服用以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利巴斯狄明(rivastigmine):除了有口服劑型外還有貼片劑型可以選擇,能減少副作用的發生與提高患者順從性。
NMDA受體拮抗劑適用中、重度患者
食藥署表示,台灣核准的NMDA受體拮抗劑成分為美金剛胺(memantine),其副作用一般較輕微,常用於治療中、重度阿茲海默症患者。
食藥署說,雖然有以上的藥物選擇,但目前仍只能預防疾病的惡化,尚無法治癒阿茲海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