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在正是芋頭產季,香氣濃郁的芋頭做成甜品、燉湯或加到火鍋煮爛都超好吃,不過由於姑婆芋與芋頭葉片外觀相似,在野外不易辨識。對此,農委會表示,掌握葉片質感、水滴是否可在葉片上凝結、毒性、葉片外觀等4個判斷要點,就不會把這2種植物搞混。
農委會在臉書粉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文指出,姑婆芋的葉片和芋頭的葉片相似度超高,且根莖葉都有毒性,不過芋頭的根莖葉毒性較小,烹煮後即可安心食用,但是姑婆芋在烹煮過後無法去除毒性,因此過去曾發生過誤把姑婆芋當作是芋頭,而誤食中毒的案例。
至於要如何搞懂芋頭與姑婆芋呢?農委會表示,以芋頭來看,它的葉片質感絨質,水滴可以在葉片上凝結,外觀則呈盾形、葉脈不明顯,而根莖葉皆有毒性,但毒性較小,烹煮後即可安心食用。反觀姑婆芋葉片質感革質,水滴無法在葉片上凝結,外觀呈心形、夜脈明顯,且根莖葉皆有毒性,烹煮後無法去除毒性。
農委會提醒,如果在野外看見無法確認是否有毒性的野生植物,要避免採拾烹調,以免發生食物中毒的意外。
食藥署也指出,不同種類有毒植物所引起的中毒症狀不盡相同,輕則腸胃不適,重則傷害中樞神經系統。若民眾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時,應第一時間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另外,芋頭中的不溶性草酸鈣、水溶性蛋白質及鹼溶性酚類等成分會產生交互作用,使皮膚劇癢,且食用未煮熟的芋頭可能出現嘴麻的現象,因此芋頭料理務必要澈底加熱後再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