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健康網》腳扭傷過較容易發生關節炎?醫:3情況才會

2022/08/25 22:24

一般民眾在從事球類運動或跑步時,若不慎腳扭傷,醫師提醒,先不要慌,應先就醫看是否有骨折等問題;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腳踝受傷,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尤其是在跑步或從事球類運動時經常發生,就有民眾疑問要是腳踝撕裂傷後,發生關節炎的機率是否會比較高?對此,馬偕紀念醫院運動醫學骨科主治醫師林宗諭表示,後遺症或是關節炎,除非是韌帶撕裂嚴重、多條韌帶受傷,或多次受傷才會造成關節不穩定,進而發生關節炎等後遺症。

林宗諭在臉書粉專「骨科生活 林宗諭醫師」與個人網頁解釋,「腳踝扭傷」俗稱腳翻船或翻腳刀(台語發音),是骨科門診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每個人多少都有過腳踝扭傷的經驗,對它一定不陌生。

他表示,常見腳踝扭傷症狀為「前距腓韌帶」的撕裂傷,在腳踝的前外側,會有明顯的腫脹疼痛感,嚴重者腳底可以看到瘀青的狀況。

林宗諭提醒,發生扭傷時不要太緊張,建議先到有X光檢查設備的醫院或診所檢查,確認是否有骨折的狀況,確定沒有骨折後會進行「保守治療」,絕大多數的患者不需要手術治療,他強調,除了休息及冰敷外,重要的是簡易固定。

若是一級或二級扭傷,需要用護踝或是足踝護具幫助行走,大約1-2週就可復原;若是三級扭傷,可能就需要打石膏,腳不能負重行走,但如果保守治療無效且腳踝有不穩定者,可能就需要接受「關節內視鏡修補韌帶」手術治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