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豆腐種類眾多,料理方式也各有不同,如臭豆腐、嫩豆腐以及鹹酥雞攤販中的百頁豆腐等,每一種吃起來都別具風味,但這些豆腐又是怎麼被製作出來的?農委會在臉書粉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文分享,5種常見豆腐的製程與介紹。
農委會指出,豆腐主要原料為大豆,可研磨過濾,煮沸成豆漿,也可去脂蛋白,凝集成大豆分離蛋白,並加入石膏粉、鹽滷、葡萄糖酸內酯或是雞蛋、沙拉油,製作成不同種類的豆腐,常見有這5種:
芙蓉豆腐:主要的原料以雞蛋為主,部分會添加豆漿,也有不添加的,廣義上也是雞蛋豆腐的一種,但比較算是蛋製品。
雞蛋豆腐:製作過程近似於嫩豆腐,差別在於原料中含有雞蛋,因此也有雞蛋的風味與淡黃色的色調,部分商品令也加入醬油、味醂、昆布膏湯等成分調味。
百頁豆腐:傳統的百頁豆腐又稱千張豆腐,是透過豆皮一層層壓製而成,但目前市售常見的百頁豆腐則多以大豆蛋白為原料,再添加修飾澱粉及大量沙拉油等,經過蒸煮塑形而成的加工食品。
嫩豆腐:豆漿以氯化鎂或葡萄糖酸內酯作為凝固劑(以葡萄糖酸內酯居多),此種凝固方式較為緩慢,製作時的加壓壓力較小,加壓時間較短,且水含量較高,因此口感較為軟嫩。
板豆腐:屬於傳統豆腐的一種,以鹽滷或硫酸鈣(食用石膏)作為凝固劑,傳統會以框架製模與壓製,將水分壓出,水分壓出的狀態決定板豆腐的口感較硬,壓出水分甚多可做為豆干,在營養價值上,因為多數使用硫酸鈣,所以鈣含量遠高於嫩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