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嘗試瘦身但最終又復胖的例子屢見不鮮,這樣讓體重來回上升下降的現象被稱為「溜溜球效應」(yo-yo effect)。一篇最新的動物研究發現,在老鼠身上實驗「溜溜球型節食」(yo-yo dieting)後,儘管老鼠表面看似健康,但其胰島素阻抗上升、腎功能、心臟功能下降,未來罹患心血管代謝(cardiometabolic)疾病的風險上升。
外媒《今日醫學新聞》(Medical News Today)報導指出,當減重超過5公斤,又回彈超過5公斤,如此反覆3次以上後,就可被稱為溜溜球效應,又被稱為體重循環,而會導致這種現象的飲食方法又被稱為溜溜球型節食。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資料顯示,心血管代謝疾病指的是許多可避免的常見醫療狀況,包含心臟病、糖尿病、中風、胰島素阻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數可能是由生活習慣不佳導致。
這項研究將16隻老鼠分為2組,其中1組是對照組,另一組則嚴格控制老鼠們的熱量攝取,來模擬溜溜球效應,在節食期為期2週,復胖期則有3週。在節食期約會下降20%的體重,復胖期又會再長回來。
研究顯示,研究結束時,溜溜球效應這組的老鼠的腎臟動脈血流、心臟輸出的血液都減少了20-40%左右,且有更高的胰島素阻抗,血壓與心率則沒有變化。目前此研究尚未發表,僅在本月初的實驗生物學(Experimental Biology)年度會議公開其摘要。
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 )醫學系副教授、研究作者之一索沙( Aline M. A. de Souza)表示,在3次循環後可看到心臟輸出的血液變少了,代表流到腎臟血液也變少了,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腎臟功能。但為什麼身體未能自行調整回來,仍需進一步研究。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教授史瓦茲(Michael W. Schwartz)指出,由於這篇研究尚未正式發表,因此能看到的情況相當有限,但之前沒有先例指出,體重來回上升下降會導致器官受到傷害,究竟受到怎樣的傷害仍須更多資料。
史瓦茲表示,另一要考量的因素是體重數字的來回是否可能影響身體內肌肉與脂肪的組成,若老鼠脂肪比例變多,那胰島素阻抗較高也不足為奇。
索沙指出,目前的樣本很小,且清一色的是雌性、年輕、體重正常的老鼠,未來仍須更大的樣本量做進一步研究。她也指出這項研究對象是針對老鼠而非人類,因此不確定結果是否也會轉化為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