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39歲的陳小姐去年懷孕23週時,因感染宮縮,面對胎兒存活率僅40%,她仍與先生決定要給孩子一個機會,接受安胎;3天後,早產生下僅660公克的Q寶,但他們已做好早產準備及治療,讓Q寶歷經肺炎插管、開放性動脈導管及視網膜病變等挑戰,現在矯正年齡1歲6個月,健康活潑與足月兒無異。
新生兒科醫師表示,台灣的早產兒醫療照護團隊已能夠提高早產兒的生存機率,並協助父母照護孩子健康長大,呼籲父母不要放棄希望。
另一名林太太懷孕3胞胎,在懷孕20週時發現子宮頸過短進行環紮手術,又出現頻繁宮縮,住院安胎臥床2個月,院方為胎兒注射肺泡成熟劑及神經保護劑,撐過28週,才剖腹生下1男2女,體重各約1000公克,住院2個月半後出院,現在矯正年齡6個月大,個個頭好壯壯,讓爸媽開心不已。
陳小姐去年1月懷Q寶23週因感染造成羊膜膨出、宮縮、子宮頸已開,就近到中小型醫院檢查,轉院到醫學中心中國附醫安胎。醫師評估後立即注射肺泡成熟劑及神經保護劑做早產準備,安胎3天後,在懷孕23週+5天時以自然產方式生下男嬰Q寶,在出生後2個小時內快速穩定生命徵象。
陳小姐說,聽到Q寶出生時還哇哇大哭「非常感動」,不過因母體感染,Q寶2天後因先天性肺炎插管1個多月,加上之後開放動脈導管手術、視網膜病變而開刀,他都展現強靭的生命力克服。住院140天時,體重達2400公克,戴著呼吸器、鼻胃管出院,在媽媽細心照顧及復健下陸續拔除,昨天爸媽帶他回醫院分享經驗,並表示:「我們慶幸給孩子機會,現在才能幸福擁有他。」
中國醫大兒童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林湘俞指出,23週早產兒存活率約39%,24週可達60%就在於積極治療,提高存活率及減少後遺症,呼籲父母不要輕言放棄,可與醫師評估合作,產前預防、準備及產後積極治療。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World Prematurity Day),在出生率年年降低的台灣,仍高達10%是早產兒,許多家庭正面臨需要長期安胎,擔心徬徨早產兒出生後是否有能力照顧的現實問題。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表示,台灣的醫療進步已有足夠能力讓早產寶寶存活,除了週數,也取決於產前安胎、產後新生兒科醫療以及出院後的早療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