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美研究:導管治療可有效降血壓 甚至可停藥

2020/08/17 16:34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右一)說明高血壓導管治療最新研究發現。(記者簡惠茹攝)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台灣高血壓學會今天說明最新高血壓導管治療研究成果,今年美國研究證實,導管治療可使血壓下降近10毫米汞柱,24小時穩定控壓;而經過治療的台灣病例更可下降達到30毫米汞柱,部分患者更可望停藥。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成年人口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全台超過460萬國民患有高血壓,台灣盛行率達25.82%,初期無症狀,但是任由血壓居高不下,恐導致相關併發症,甚至有死亡風險,長期控制不佳對於患者健康將帶來極大的危害,被稱為隱形殺手。

台灣高血壓學會今天下午舉行記者會說明高血壓導管治療美國的最新研究成果,王宗道指出,美國心臟科最具權威的美國心臟學院年會今年發布的最新大型臨床研究顯示,在330名受試者沒有服用降血壓藥物狀況下,高血壓導管治療可以使患者於診間血壓平均下降9.2毫米汞柱。

按時服藥是控制血壓的關鍵,但是台灣控制率只有5成,許多患者沒有按時服藥,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柏霖表示,1顆藥物約可降低10毫米汞柱,血壓約170的台灣病人經過手術後有機會可以停藥。

王宗道說明, 導管治療是從腎臟著手控制血壓,由於腎臟在血壓調控扮演重要角色,如果腎臟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將導致腎素分泌增加,提升再吸收鈉的作用、降低腎血流量,最終導致血壓升高,透過微創導管手術,可以降低交感神經活性來達到降血壓的效果。

王宗道表示,高血壓導管治療除了難治型高血壓患者外,還有下列患者也適用,包含已併發器官受損患者;用藥服從性低;服藥有副作用;次發性高血壓治療血壓仍不可控制的患者。

林柏霖表示,高血壓導管治療有4大優勢,降壓效果佳,美國研究診間收縮壓可以降低10毫米汞柱,台灣接受治療的病人更可以降20到30毫米汞柱;此外,24小時穩定降壓,在夜間高風險時段也可穩定降血壓。

林柏霖也強調,手術的安全性高,實驗結果展現幾乎沒有副作用;而且手術過程只要於鼠蹊部局部麻醉後,透過微創導管手術,耗費時間只需1到1.5小時,隔天即可出院,傷口小復原快。

接受導管手術的高血壓患者羅萬火分享,過去因為有糖尿病、高血壓、腸胃等疾病,一整天下來要吃52顆藥,經過醫生建議進行導管手術後,現在一整天只要吃6顆藥物,收縮壓也從180降到130毫米汞柱,睡眠品質也更好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