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網路近日又在傳「為什麼吃芋頭就不會得癌症?....」文中指芋頭是鹼性食品、富含多種營養成分以及含有一種黏液蛋白能產生免疫球蛋白,提高抵抗力,而且還說中醫藥典中有記載;經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求證營養師及醫師,證實該消息為錯誤訊息,目前研究芋頭沒有治療或對抗腫瘤的效果。
林口長庚醫院癌症專責營養師吳益銘指出,芋頭有95%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大概佔4%,其他含有一些維生素、纖維質,以及鉀、鈣、納、磷、鎂、鐵等礦物質,其中最多的礦物質是鉀。另外,芋頭的維生素、礦物質會比一般根莖類植物。吳益銘說,芋頭的這些成分可以增加抗氧化能力,但以目前研究來說,沒有治療或對抗腫瘤的效果。
吳益銘說,曾有研究指出,在細胞實驗中芋頭的黏液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效果,但這僅限於細胞實驗,目前沒有進一步的動物實驗、人體實驗可以證明芋頭有抗癌效果,而且芋頭黏液的成分在加熱後就會流失,因此目前沒有足夠證據可以宣稱「芋頭的黏液蛋白可以預防癌症」。另外,免疫球蛋白是人體自行合成,芋頭的黏液蛋白和人體的免疫球蛋白沒有直接相關。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醫師陳星諭指出,芋頭裡含有一些維生素、礦物質,其中單一成分對免疫功能有關,但不代表「芋頭」就可以增加免疫功能。傳言把芋頭中的單一成分擴大解釋。此外,芋頭也沒有預防癌症的效果。
至於傳言宣稱「芋頭含有一種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後能產生免疫球蛋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這一點在我們的傳統中醫藥典中都有介紹」,是否屬實?
陳星諭說,芋頭中的黏液蛋白全名叫「芋頭糖蛋白凝集素(Glycol-protein taro lectin)」,它會影響到神經細胞,造成皮膚發癢。但是傳言宣稱此黏液蛋白「能產生免疫球蛋白、產生抵抗力」,沒有科學根據,在傳統中醫藥典也沒有這樣的敘述。
陳星諭指出,在《本草綱目》中,對芋頭的描述是「寬腸胃、療煩熱、破宿血、去死肌」。「寬腸胃」是指可以讓腸胃功能變好,「療煩熱」是指改善營養不良的問題,「破宿血」、「去死肌」則是在古代沒有抗生素的環境裡,補充營養可以讓身體變好,加速傷口癒合。因此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補充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