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眩暈症病因多 潛藏致命風險

2015/01/14 06:00

▲眩暈症發作時,患者容易感到天旋地轉、站不穩,也可能伴隨嘔吐、噁心等症狀;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記者陳韋宗攝)

記者陳韋宗/新北報導

歌后江蕙因多年來「眩暈症」纏身,決定「封麥」,讓「眩暈症」話題引起關注。醫師表示,「眩暈症」可分為內耳或腦幹問題引起,若是內耳問題較容易治癒,但若是腦幹問題引起,就可能有致命風險,一定要及早治療。

亞東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朱耀棠指出,內耳引起的眩暈約佔臨床病例的1/3。最常見的是「良性姿態性偶發性眩暈」,又稱為「耳石脫落」會影響內耳平衡;此類病症患者會感到一陣一陣的眩暈,但毋須用手術或服藥治療,透過「耳石復位運動」就可舒緩改善。

「耳石復位運動」是病患先面朝右側躺在床上,保持姿勢30秒,再轉向朝左側躺30秒,最後轉回平躺姿勢,此為一次循環。

朱耀棠說,病患每天早上睡醒、下午、晚上睡前各做10次,初期可能會覺得眩暈感加重,但持續幾次就可以改善症狀。

不過若為腦幹問題引發的眩暈,就可能併發中風,甚至致命。臨床上,常將腦幹引起的眩暈症誤診為內耳問題,錯失治療黃金時期。

朱耀棠表示,患者若發現眩暈發作時,伴隨單側臉部麻痺、話說不清楚,或眼前事物出現疊影,就屬於腦幹問題引起的眩暈,建議及早就醫治療。

醫師提醒,多數眩暈症狀皆為良性,但很多抗眩暈藥品卻會抑制中樞補償作用,如非必須,否則不建議使用。最好記下發病時的徵狀,經由醫師診斷後,再決定是否用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