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空鼻症作怪 鼻塞難改善

2016/06/11 06:00

▲鼻黏膜和呼吸功能是處理鼻塞時,必須考量的因素之一;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文/蔣敬文

台灣因鼻病盛行率高,不少病人接受過各式鼻部手術,也因此產生另一種「空鼻症」的病患。

簡單來說,空鼻症的病人大都接受過鼻部手術,其中最常見的是鼻中膈鼻道成形術。患者在手術後,不但不覺得鼻塞情形有改善,反而更覺得吸不到空氣、胸悶,出現頭暈、咽喉乾燥、失眠,甚至精神失調、憂鬱,看遍醫師都找不到原因,甚至被轉介到身心科就醫。

空鼻症患者在就診時,往往會受到很大挫折。因為病人在長期就醫及四處詢問的過程中,多半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想法,很難改變。

病人會堅持鼻塞、呼吸不順,如果醫師告知鼻腔很通暢,病人會不斷舉例證明自己鼻塞,但大部分訴說的都是空鼻症的症狀,甚至當場表演鼻塞狀態,一直深呼吸,產生胸悶、頭暈,以及過度換氣的現象。

病人堅持鼻塞會導致醫師先入為主認為「鼻塞就是問題」,而再度施以手術治療;少數病人在真正得到正確診斷前,甚至接受過十幾次鼻塞手術。

「空鼻症候群」在1994年才被提出,過去是以萎縮性鼻炎或是「臭鼻症」為主,但是被提出後,手術相關的空鼻症的報告越來越多,因此醫師要注意鼻塞手術並非只依病人要求去「做大」、「做通」,而是要考慮未來鼻黏膜與呼吸的功能,以減少相關病例增加。

「空鼻症」是一個醫師和病患都要了解的疾病,除了要避免過度破壞性的手術產生新病例,對於已是空鼻症的患者要仔細檢查和詳細解說,並積極給予治療與支持。

(作者為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