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春雨綿綿為大地帶來生機,但進入「雨水」節氣卻也容易影響身體排除濕濁的能力。中醫師提醒,此時養生要注意肝氣舒展、濕氣排除,可適時運用茶飲、穴位按摩。
睿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周大翔表示,這個時節養生必須先將肝氣疏理條達,調節臟腑機能,以化解困藏於體內無法代謝的濕氣。
周大翔建議此時養生可飲用疏肝排濕茶,包含炒麥芽10公克、陳皮1公克、柴胡1公克、薏苡仁5公克,用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他解釋,麥芽主要提升胃氣,藉胃氣活絡來防止肝氣鬱結,搭配小量柴胡引導肝氣疏理及陳皮理氣使氣機通暢,加上薏苡仁利濕健脾,有助體內困頓氣血得以啟動。
此外,周大翔指出,適合調理的按摩穴位包含「陰陵泉穴」,屬足太陰脾經合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在脛骨內側緣與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部上方,具運化脾胃中焦、化濕滯以達到身體水液代謝強化等功效,每日可按壓15至20分鐘。
「公孫穴」屬足太陰脾經絡穴,位於足內側緣,在第一蹠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取穴,具理腸胃氣滯及心胸胃氣機疏導效果。除了調整腸胃機能功效外,搭配陰陵泉穴可強化脾胃系統活絡,進而強化水液代謝系統,相輔相成。
「百會穴」屬督脈,為手足少陽、足太陽、足厥陰之會,穴在頭頂,為一身之宗,百神所會,具安神、醒腦、開竅、明目,以及升提陽氣功效。
周大翔也提到,可力行輕度運動包括散步、快走、跑步、爬山、八段錦、太極拳等,以及吐納練習包括瑜伽伸展過程的吸吐、養生功法拳法的吸吐,以微微出汗為目標,代表正確引導氣血從體內升發至皮膚表層,有助順利帶動肝氣舒展,避免腸胃機能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