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采珍
●案例1:一位福態的中年婦女,有兩個已成家的兒子,她在年輕曾因骨盆腔疾病動過手術。多年來,常在活動時,小腹用力,就滲出少量尿液,尤其在咳嗽、打噴嚏、大笑、搬重物時,穿著不乾爽的底褲,甚或飄出尿味,令她困擾。
●案例2:一位育齡的女性上班族,近月餘排便不暢,越難排出就越是肚子脹,雖有食慾卻食不下嚥,日漸發現自己臉色黯沉,夜間睡不安穩,日間精神不濟。
她們在中醫門診接受針灸八髎穴後,其症狀都得到滿意的改善。
可打開盆腔氣血開關
許多婦科病症,例如生殖、泌尿及消化系統,其根源都來自盆腔內的臟器(如子宮、卵巢、膀胱、直腸),發生病理變化(如寒、濕、瘀),中醫針灸在腰骶部的八髎穴(圖1),可以打開婦女盆腔的氣血開關,調節盆腔微環境。
八髎穴出自《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位於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是足太陽膀胱經的重要腧穴,名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共8穴。每週針灸2-3次,臨床主要治療婦科相關的泌尿、生殖、消化系統病症,尤其是排尿障礙、痛經和功能性便秘。
「動則生陽」,尤其是陰寒體質的婦女,平時手足末端冰冷,臉色蒼白、很少口渴。一旦過勞或動怒,更易陽消陰長,氣血瘀滯,出現月經失調、經痛、白帶清稀、大便不暢等症狀。
針灸後的居家保健,可將手心搓熱後,在腰骶部八髎穴附近上下揉搓(圖2),頻率約每分鐘80-100次,直至腰骶部發熱,溫暖盆腔,調和氣血。
八髎位居陽經集中之處,乃氣血調節總開關,針灸八髎穴可激活氣血,改善婦女陰寒體質。
(作者為基隆長庚醫院中醫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