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重複經顱磁刺激 活化腦區抗憂鬱

2018/10/02 06:00

▲李正達醫師模擬示範「經顱磁刺激」療法;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台北榮總提供)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60多歲的吳女士長年憂鬱、焦慮,並伴隨頭痛,用遍所有抗憂鬱藥物,仍然情緒低落;20多歲的黃先生從小情緒會莫名低落,異常焦慮造成無法集中精神,嚴重影響工作。不過,兩人接受「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2週後,患者的心情變好,感覺很快樂,也提高做事效率。

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表示,以往台灣精神疾病普查結果發現,憂鬱症占比約2%,且研究發現至少25%患者使用抗憂鬱藥物效果不佳,換句話說,以全台約2300萬人計算,可能至少有12萬人屬於抗憂鬱藥物反應不佳的族群。

李正達指出,在治療憂鬱症的方式中,目前仍以藥物治療為主,但相較於西方社會,國人多在憂鬱症造成日常生活功能下降2倍以上時才就醫,求診時,症狀已較嚴重,因此增加藥物治療的困難性與反應不佳的比例。

李正達說明,目前許多新研究發現,對於藥物療效不佳的患者,其腦部的前額葉等特定腦區,會有一致性的活性功能低下現象,相關腦部迴路功能也出現變化,若可重新活化將可能改善。

未納健保 2週療程約5萬元

李正達解釋,國際上,使用「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透過微小電波重複刺激憂鬱症患者活性功能低下的特定腦區,成功改善多巴胺、血清素等分泌情形,使病況轉佳;美國已在2008年用於藥物反應不佳的憂鬱症患者,台灣也在今年4月通過用來治療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重度憂鬱症。

李正達強調,此治療不是侵入性、不必麻醉、不用住院,每天治療約30分鐘,連續2週後,在該院收治的500例患者身上發現,約50-60%情緒改善一半以上,但健保尚未納入給付,病人必須自費,2週療程約5萬元。

此外,李正達也補充,由於該療程可活化腦神經,有癲癇病史、酒精成癮,以及其他易誘發癲癇狀態的藥物或疾病、腦部創傷、有電子耳或心臟節律器等金屬植入物,均是屬於不適用的禁忌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