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芬/核稿編輯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一項新研究指出,幾乎一半使用醫院廁所的人不會洗手,這種行為可能「直接影響患者安危」。
在這項為期19週的研究中,薩里大學與丹麥比斯佩布耶爾醫院(Bispebjerg hospital)合作,在馬桶和洗手台水管上安裝感應器,以監測使用者的衛生習慣。
研究顯示,從2636次沖水紀錄中,43.7%(1153次)的醫院廁所使用者沒有洗手;在其中幾週,不洗手的比例最高達到61.8%。薩里大學的多爾(Pablo Pereira Doel)博士表示,這種行為可能「直接影響患者安危」。
英國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的指南指出,洗手是預防食物中毒和其他疾病(例如流感)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醫院環境中。但該研究指出,洗手率在一天的開始和結束時尤其下降,包括典型的用餐時間。
薩里大學的加德納(Benjamin Gardner)教授表示,提高人們如廁後的洗手意識,以及傳遞簡單易懂的有效洗手訊息,可以幫助人們養成長久的洗手習慣。薩里大學的紐蘭茲(Carrie Newlands)教授則表示,希望以「更有效的行為策略」取代海報和洗手台等視覺強化手段。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