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這句話反映了傳統的養生智慧。薑不只能夠幫助暖胃、祛濕消水腫,做成薑湯飲用更有益於身體健康。營養學者洪泰雄於臉書專頁發文指出,每週喝1-3碗薑湯能夠有效降低三酸甘油脂與壞膽固醇,還能提升好膽固醇。
洪泰雄分享,生薑中含有「生薑醇(Gingerol)」與「薑烯酚(Shogaol)」2種成分,前者具有抗氧化、抗發炎及降血脂作用;後者是加熱後的轉化物,生理活性比生薑醇更強,對血脂調節與代謝症候群有幫助。
生薑3好處 能增加好膽固醇
●降低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過高的三酸甘油脂會增加動脈硬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薑中的活性成分可促進脂質代謝,減少脂肪在血液中的堆積。
●降低壞膽固醇(LDL):壞膽固醇過高會堆積在血管壁形成斑塊,導致動脈阻塞。薑的抗氧化成分有助於防止LDL氧化,從而降低心血管風險。
●增加好膽固醇(HDL):有研究指出,規律攝取薑可小幅增加好膽固醇,有助於膽固醇平衡。
洪泰雄建議,每週可喝1-3次薑湯,準備乾薑粉12 公克,加入約200-300毫升熱水,沖泡後即可享用,另外也可搭配紅棗、枸杞、黑糖調味,適合寒性體質或冬天飲用。
他提醒,喝薑湯時有幾個注意事項,像是胃潰瘍、胃食道逆流者不宜空腹喝;適量飲用,過量攝取可能會導致口乾、腸胃不適或刺激性反應;而若是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如Warfarin)者,最好先諮詢醫師再飲用,因薑有輕微抗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