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1位阿嬤全身都浮腫的厲害,薄薄的皮膚被撐得發亮,兩隻手臂腫得像發酵過頭的麵龜,水泡鼓得像快要破掉,還透出血水,台南新樓醫院腎臟科醫師王婷翊判斷,這種局部浮腫,單靠藥物往往不夠,因此教阿嬤運動處方,與藥物一起定時定量。1週後回診,阿嬤笑咪咪地伸出手,原本腫脹的手臂幾乎消了一大半,連20cm的大血泡也消了,讓皮膚重新貼回手臂上。
王婷翊在臉書專頁「腰子安娜/王婷翊醫師」發文分享,這位阿嬤被家人帶到門診時的狀況,因此在第一時間,幫她搭配搭配利尿劑,調整藥物幫助排水、補打營養針,讓身體有力氣恢復、安排檢查,找出潛在的惡化原因,不過局部浮腫的關鍵在於「循環太差、肌肉沒在動」,所以給她超簡單運動處方:
●把手舉高過頭。
●握拳10秒後放鬆。
●1次做10分鐘,1天做照3餐,共3回。
王婷翊說,1週後阿嬤回診,皮膚狀況恢復得超漂亮。也提醒同樣有水腫困擾的民眾,想要消水腫,不能只靠藥物,還要靠動。吃藥固然能幫助排水,但不動水仍卡在末端,肌肉收縮就像身體的「天然幫補」,只要動得好,水就回得快,腫也消得快,若下次遇到手腳腫腫的狀況,除了利尿劑,把「動起來」也一起列進治療清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