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同樣控制熱量,4:3間歇性斷食減重效果竟大勝熱量限制法!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分享2025年4月發表於《內科學年鑑》雜誌的研究,並認為,4:3間歇性斷食之所以能勝出,關鍵是提供了一個「更容易達成熱量赤字」的方法。假如因為每天限制熱量,減重卻頻頻卡關,可以嘗試間歇性斷食,但如果在斷食期間會出現情緒不穩、身體不適,也不需要勉強自己這樣做。
蔡明劼在臉書專頁「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發文表示,該研究將4:3間歇性斷食組(以下簡稱IMF組),定義為每週有3個不連續的日子將熱量攝取減少80%,其餘4天則自由攝取。每日熱量限制組(以下簡稱DCR組)則被要求將每日熱量攝取量減少34%。總共有165名隨機分配的參與者,平均年齡42歲,平均體重約97.4公斤,實驗共進行12個月。
結果顯示IMF組平均減重7.7公斤,約7.6%,而DCR組平均減重4.8公斤,約5.0%,兩組平均差異2.89公斤;從身體組成來看,IMF組脂肪少6.0公斤,肌肉量少1.8公斤,DCR組脂肪少3.9公斤,肌肉量少0.6公斤。
研究者認為,IMF組對飲食計畫的依從性更高。客觀測量的結果顯示,IMF組在研究前半年實際的熱量限制百分比約14.25%,DCR組約10.2%。以一整年來看,IMF組的熱量限制為9.75%,DCR組只有5.64%。並推測,間歇性斷食的模式可能因為其簡便性以及週期性的能量限制,減輕了與每日熱量限制相關的持續飢餓感,進而更容易長期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