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今天是除夕,家家戶戶團圓圍爐,「舉杯」歡慶佳節時別忘了留意用藥安全!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絕對不要用酒代替開水來服藥,尤其有些藥品和酒精「不對盤」,不僅讓藥效大打折扣,甚至加劇副作用,危害健康。
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林意筑指出,5類藥品與酒精結合後,可能擦出危險火花,會與酒精產生交互作用的藥品類別,包含1.止痛藥(ibuprofen、indomethacin等)、2.鎮靜安眠藥(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zolpidem等)、3.抗生素(metronidazole、co-trimoxazole、cefamandole等)、4.降血糖藥(glimepiride、glipizide、glyburide等)、5.心血管用藥(lercanidipine、doxazosin等)。
林意筑說,正在使用這些藥品的民眾,應儘量避免飲酒,更別因擔心藥、酒交互作用就自行停藥或減藥,遵醫囑用藥才能穩定控制病情,用藥後也要密切觀察身體反應,如感覺不適,應攜帶用藥紀錄單盡快回診。
林意筑提醒,這些藥品就算不是跟酒精同時使用,也可能因酒精在體內代謝過程長達數小時,因此產生交互作用,建議有在使用這些藥品的民眾,在用藥前詳閱藥品仿單或說明書,確認是否有藥與酒交互作用風險,如果對於藥品使用有任何疑問,可以諮詢醫師或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