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25歲的薛小姐去(2024)年5月搭火車返鄉途中突感昏厥,因病情危急被轉送至台大醫院,經心臟內科團隊評估後,高度懷疑為急性心肌炎,醫療團隊隨即進行心肌切片檢查並透過「新型心臟幫浦」輔助,成功穩定病情,薛小姐在未插管的情況下迅速康復,短短5天即移除心臟幫浦,住院11天後就順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台大醫院今(16日)分享最新醫療成果,院長吳明賢指出,心肌炎往往來得又急又猛,新型心臟幫浦就像電影中的鋼鐵人的「鋼鐵心」,能挽救急重症患者,幫助他們渡過最危險的急性期,是醫療科技的重大突破。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助理教授葉志凡表示,心因性休克發生率逐年上升,死亡率高達3至4成。其中,薛小姐的急性心肌炎多因病毒感染引發免疫反應,損害心臟功能,進而導致全身供血不足及多重器官衰竭;台大也曾收治另一例章魚壺心肌症患者,雖為短暫性心肌病變,但部分患者可能惡化至心因性休克。
葉志凡說,過去這類患者急性休克時多採用葉克膜,但葉克膜是透過靜脈抽血,再逆流打入主動脈,會對心臟形成壓力、增加心臟負擔,而新型心臟幫浦則直接從心臟拉血到主動脈,模擬自然生理狀況,減輕對心臟的負擔,更有助於提升存活率。
葉志凡進一步說明,新型心臟幫浦通常使用5至7天,用於幫助患者度過急性危機。最新研究顯示,使用新型心臟幫浦與過去標準治療相較,患者的180天死亡率,可從58.5%降低至45.8%。目前新型心臟幫浦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單次費用約105萬元,但該技術已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為急性心臟衰竭患者提供更先進的治療選擇。
葉志凡說,新型心臟幫浦適用對象大致可分三類:
第一:進行高風險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的患者,特別是心臟血管結構複雜或功能較差者。
第二:可逆性休克患者,例如急性心肌炎或其他休克狀況。
第三:急性心肌梗塞合併休克患者,需短期循環支持以度過急性危機。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高憲立補充,新型心臟幫浦的導管管徑較小,術後僅在鼠蹊部留下約0.5公分的傷口,能有效降低下肢血管相關併發症,加速康復進程。台大自2022年引進新型心臟幫浦以來,已成功應用於7名患者,其中3例為心因性休克,4例為複雜性心因性治療,雖然其中2例未能成功挽回,但大部分患者的復原情況良好,顯示新技術的治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