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成良/綜合報導〕1月13日發表於《臨床與轉譯科學》(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胡蘿蔔可能有助於血糖調節與腸道健康,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天然輔助治療的新選擇。研究發現,餵食胡蘿蔔粉的小鼠血糖控制能力提升,腸道菌叢組成亦更健康。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這項由南丹麥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歐登塞大學醫院(Odense University Hospital)及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合作的研究指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胡蘿蔔可能成為改善第二型糖尿病的有效輔助。第二型糖尿病目前影響數百萬人,全球病例數持續增加。在丹麥,自 1996 年以來,確診病例已增加四倍之多。研究人員認為,胡蘿蔔提供一種無副作用的天然選擇,可補充現有的飲食與藥物治療方案。
研究團隊以誘發第二型糖尿病的小鼠為對象,透過餵食高脂飲食模擬人類不健康生活型態,並分成兩組進行 16 週實驗。一組飲食中添加 10% 冷凍乾燥胡蘿蔔粉,另一組則無此添加。兩組熱量相同,以確保胡蘿蔔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為唯一變因。結果顯示,攝取胡蘿蔔粉的小鼠,其血糖耐受性顯著提高,腸道菌叢中短鏈脂肪酸生成細菌的比例也明顯增加,有助於能量代謝與腸道健康。
研究主持人拉森(Morten Kobæk Larsen)副教授表示,胡蘿蔔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可增強細胞吸收糖分的能力,並促進腸道菌叢健康平衡。他指出,這些化合物來自不飽和脂肪酸,其他繖形花科(piaceae)蔬菜如荷蘭芹、芹菜與歐防風也可能具有類似效益。南丹麥大學教授克里斯汀生(Lars Porskjær Christensen)補充,胡蘿蔔有望成為未來糖尿病飲食策略的一部分,但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由於本次研究採用動物模型,研究團隊強調,相關結果還需進一步透過人體試驗驗證。他們計畫啟動含高濃度生物活性化合物胡蘿蔔的小型臨床試驗,並探索不同胡蘿蔔品種的潛在效益,例如富含相關化合物的「夜鳥」(Night Bird)品種紫色胡蘿蔔。即使經過烹飪,胡蘿蔔仍會保留部分有益成分。研究人員建議,以生食或稍微煮熟的方式食用,能保留更多健康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