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外食的減脂者很適合點豆製品、海鮮當作小菜,因低脂蛋白質可以延長飽足感,減少油脂量。營養師周亦秀在臉書專頁「營養師煮什麼(周亦秀營養師)」發文分享幾個選擇要訣,植物性和動物性蛋白質輪流吃;比起紅肉,海鮮、豆製品、白肉較好;避免重口味、高油脂的烹調方式。
搭配植物性蛋白質
周亦秀說,大家的主菜較常吃到動物性蛋白質,例如雞、豬、魚、牛。可以適當搭配豆腐、豆干、白豆包(不要黃色油炸的豆皮),可以補充到植物性蛋白質;凍豆腐也可以,不過因為凍豆腐比較會吸湯汁,所以湯底儘量不要搭配重口味、麻辣的。另外,百頁豆腐的熱量、油脂都比較高,還是少吃為妙!
海鮮替紅肉更好
周亦秀提到,比起紅肉,海鮮、豆製品、白肉(如雞、魚)飽和脂肪比較低,所以是好選擇,平常比較少吃到小卷、章魚、花枝、蝦子、蛤蜊,可以補充礦物質鋅、鐵、硒。只要川燙過後就很好吃;或是在火鍋中加入海鮮,為湯底提鮮;也可以做成海鮮蒸蛋;不然簡單用蔥、薑、蒜,這些天然辛香料清炒也很好吃。
避高油及重口味飲食
周亦秀指出,避免重口味、高油脂的烹調方式,例如三杯、蔥爆、辣炒、糖醋、金沙、鹽酥等,這些烹調方式,通常會事先將食材炸過,或是用比較多油脂、勾芡的方式,讓調味料可以附著在食物上,鈉含量也相對比較高。如果要減少油脂攝取,可以選擇清燙、清燉、清炒、涼拌、烤、滷、川燙,這些都不錯。
過猶不及非好事
周亦秀表示,常見到不敢吃太油,導致便秘、荷爾蒙失調的個案,只能說過猶不及也不好。重點是選擇比較好的油脂,還有避免高溫油炸,或爆炒類的烹調方式。若有些人已經出現貧血,或血色素低下的狀況,這時候不建議只吃白肉和豆製品,因為紅肉、鴨血、豬血中的鐵質,對紅血球製造來說非常重要!
另外,沒有完全不能吃的食物或料理,重點是吃的頻率!不然再健康的食物,長期只吃同一種,也是會造成營養不均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