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過了節氣「白露」要吃什麼魚?農業部漁業署在臉書介紹當季的旬魚—台灣經典的「虱目魚」,魚頭、魚嶺、魚背、魚柳、魚骨、魚皮、魚鱗、魚肚、魚腸皆有用,可謂全魚利用的最佳代表。
漁業署指出,虱目魚在台灣擁有悠久的養殖歷史,且其豐富多變的料理方式,使其成為餐桌上的常客。這種魚的每一個部位都能被充分利用,從魚頭、魚肚、魚柳、魚嶺到魚皮、魚鱗和魚骨,無一浪費。虱目魚不僅美味,且其全魚利用的特性,讓它成為了台灣料理中的珍貴食材。
除了養殖虱目魚,台灣海域也存在野生虱目魚。作為廣鹽性魚類,虱目魚的棲息範圍非常廣泛,無論是在淡水、鹹水,還是從河口區到珊瑚礁區,甚至外海,虱目魚都能適應環境,展現了其強大的生存能力。
漁業署表示,虱目魚的身體延長、稍側扁,呈紡錘形。除頭部無鱗外,魚體覆蓋著不易脫落的圓鱗,且側線完整平直。這種魚屬於新鰭亞綱鼠鱚目,目前在全世界僅有一屬一種,台灣亦有記錄。虱目魚不僅僅是台灣人餐桌上的常客,更是全魚利用的代表,為台灣料理增添了豐富的變化與風味。
虱目魚不同部位與營養
●魚頭:擁有極發達的脂眼瞼,臉頰肉富含膠質,下巴肉質鮮嫩。
●魚嶺:即背脊肉,肉質鮮美。
●魚背:除了背部脊椎兩側的魚刺較少,其他部位的細刺較多。
●魚柳:這部分位於脊椎兩側靠近魚肚的地方,又稱魚菲力,活動力強,肉質鮮美。
●魚骨:含豐富鈣質,是熬高湯的好材料。
●魚皮:含有大量膠質,常用於美容保養品中。
●魚鱗:可提煉膠原蛋白,用於食品或保養品。
●魚肚:這是魚刺最少的部位,且含有豐富的油脂;另有魚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