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便秘原因可能是缺乏運動、飲食不當,但有一個隱藏原因可能正在困擾許多人,就是直腸黏膜內脫垂,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表示,發生脫垂時會對直腸管道造成一種物理性的阻塞,影響到正常的排便反射,這就導致需要更用力才能排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便秘,甚至會感覺直腸不適、排便疼痛 ,或是排便後總覺得沒有排乾淨的感覺。
陳威佑在臉書專頁「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發文指出,簡單來說,就是直腸內部的黏膜層從原本的位置滑落,向下移動到更靠近肛門的地方,有時甚至會稍微突出肛門外,這種情況其實不太容易被發現,因為大多數時候,脫垂的黏膜並不會完全脫出肛門外。
他指出,直腸黏膜內脫垂的症狀容易發生在經常需要用力排便的族群身上,特別是長期便秘或有慢性肛裂的患者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直腸黏膜內脫垂如何導致便秘?他表示,當直腸黏膜發生脫垂時,它會對直腸管道造成一種物理性的阻塞,影響到正常的排便反射,這就導致需要更用力才能排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便秘。不僅如此,黏膜脫垂還可能引起直腸不適、排便疼痛 ,或是排便後總覺得沒有排乾淨的感覺。如果長期不處理,還可能引發更多的腸道問題,比如發炎或感染 。
4方法診斷直腸黏膜內脫垂
●直腸指診:醫師會進行直腸指診來感覺直腸的結構和是否有異常的突出。
●直腸鏡檢查:透過直腸鏡檢查可以直觀觀察到直腸內部的情況。
●影像學掃描:如X光或CT掃描等。
●排便造影:這是一種在排便過程中進行的X光檢查。
如何治療直腸黏膜內脫垂呢?他表示,治療方法主要取決於脫垂的嚴重程度、症狀和整體健康狀況。目標是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並防止情況惡化。
●保守治療:這通常是輕度脫垂的首選方法,包括:增加飲食纖維(多吃蔬果和全穀類)、多喝水 、定期運動、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藥物治療:有時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瀉藥,幫助軟化糞便,或止痛藥緩解疼痛。
●物理治療:盆底肌肉訓練可以增強肛門周圍肌肉,減少脫垂情況。
●手術治療:對於嚴重情況或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能需要考慮,像是直腸黏膜切除術、直腸懸吊術。
陳威佑指出,每種治療方法都有其優缺點,最重要的是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如果懷疑自己有直腸黏膜內脫垂的問題,請及時就醫,找專業醫生討論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