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常常便秘或有腸躁症?當心可能是「吃」出來的!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指出,根據近期研究,超加工食品與便秘、腸躁症密切相關,一旦攝取量增加,便秘機率可增2倍以上。而根據過往研究發現,每天2顆綠色奇異果不但可以改善便秘,增加排便次數,同時能減少患者腹部不適。
李柏賢在臉書專頁「Dr.Le 李柏賢」發文表示,便秘和腸躁症似乎是在活在現代大都市很多年輕人的困擾。除了和生活壓力有關,和現代化飲食也有所關聯,近期發表在《臨床胃腸病學和肝病學》期刊的研究,就試圖回答這個重要問題。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指的是經過高度加工和工業化製造的食品,通常含有許多添加劑、防腐劑、人工色素和其他化學物質。這些食品通常具有低營養價值,高糖、高脂肪、高鹽和高能量密度。常見的超加工食品包括泡麵、精製糕點、手搖飲、餅乾和零食、加熱食品、罐頭菜、培根、熱狗、即溶湯、炸雞塊等。
●這項研究有美國12716名成年受試者參與,透過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數據進行。
●研究結果發現超加工食品(UPF)攝入增加,便秘機率增加兩倍以上。
●少加工食品(MPF)攝入增加,便秘機率則降低近6成。
●將飲食中10%的超加工食品替換為等量的少加工食品,便秘機率降低了10%相關。
●無論少加工食品還是超加工食品的攝入,都和腹瀉風險沒有相關性。
結論:超加工食品與便秘強烈相關,不論原本的食物本質是蔬菜、肉類還是高纖維的食材。這顯示食物處理過程,或是添加物在便秘的發生中扮演重要角色。
李柏賢表示,另外一篇來自英國的研究也顯示,每日飲食一旦增加10%超加工食物,長期會增加8%腸躁症風險。並且與超加工食品攝入量呈正相關。
超加工食品與便秘和腸躁症有密切關聯性,而且與攝取劑量正相關。這可能跟食品添加物與處理過程有關,進而改變腸道菌叢,導致疾病。這樣看來部分的便秘和腸躁症真的是「吃」出來的;因此,減少超加工食品、增加原型食物攝取,才是保持腸道健康的秘訣。
每天2顆綠奇異果 增每週1.5次排便
另,李柏賢曾提到,長久以來醫療團隊總是衛教患者,便秘可以多吃綠色奇異果和火龍果,但始終沒有大規模的研究支持,不過根據一項發表在《美國消化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國際多中心的隨機研究證實,每天2顆綠色奇異果和7.5克的洋車前子相比,不但可以改善便秘,每週增加1.5次以上的排便,同時減少便秘患者腹部不適感,且沒什麼副作用。
實用的研究結果讓他表示,以前總說:「每天1蘋果,醫師遠離我」現在應該改成,「每天2顆綠奇異果,便秘遠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