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北醫大與泰國馬希竇大學於5月4日共同舉辦「2024公衛高峰論壇」,並發表一份新冠肺炎疫情超額死亡的調查,發現台灣在新冠肺炎疫情前2年的總死亡人數較過去10年平均預期值降低4.85%,且沒有超額死亡情況、近4年的超額死亡更低於英美等國,且分級醫療在疫情間充分發揮作用、台灣也因此沒有出現醫療體系崩潰的情況。
北醫大公衛學院副教授高志文表示,隨台灣人口快速老化,每年總死亡人口持續上升,2019年的總死亡人數已達到17.5萬人,但2020到2021年的新冠肺炎初期,總死亡人口數未如先前預期的持續上升,反而略為減少為17萬3067人,若以前10年的死亡趨勢推估,則較預期值降低4.85%。
高志文指出,疫情初期總死亡不增反減可能與邊境管制、口罩配戴等有關,且2020年至2021年間沒有發現任何人口超額死亡情況,且就中風、心臟病、癌症等疾病來看,其超額死亡人數也沒有顯著增加的情況。
北醫大公衛學院副院長白其卉進一步指出,國人疫情期間的總醫療服務量比疫情前下滑10.49%,且門診、急診、住院服務量也下降逾10%,但中風、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診服務人數並未有太大改變,甚至有略增情況,又以地區醫院、區域醫院上升最多,分別達到疫情前的1.2至1.6倍。
此外,調查數據指出,疫情間未出現延遲或遺漏的醫療需求,且疫情間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連續處方箋開立量未有劇烈變化,僅2021年5月疫情爆發期間哮喘患者的連續處方箋量曾急劇降低,後逐漸回升,疫情間診所與社區藥局所承擔的慢性病照護、連續性處方箋服務則提升為疫情前的1.1至1.4倍。
白其卉認為,相關就醫行為改變可能與民眾對疫情自我認知增加、改變就醫習慣、增加個人保護行為有關,政府邊境管制、隔離、接觸者追蹤、社交距離等也有助於避免疫情爆發造成醫療資源不足,調查數據也顯示分級醫療制度在疫情下充份發揮作用。
但調查也發現,在2022年及2023年國人逐漸恢復生活常態後,當年總死亡人數分別比預期值增加10.77%、7.2%,即超額死亡主要集中在疫情後2年;針對醫療服務量方面,則發現自2022年起,門診、急診、住院服務量有逐漸回升的情況,但仍未達到2015至2019年間的最高量,醫療體系應沒有出現崩潰的情況。
高志文說,雖2022、2023年的總死亡人數比預期值增加、高於疫情爆發前,但台灣近4年(2020至2023年)的平均年超額死亡為3.3%,與日、韓、星等國相近,並顯著低於美、英、德等高收入國家,僅為OECD國家的2分之1,2023年的超額死亡更略低於近4年的平均值。
對於該調查成果,參與本次論壇的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表示,台灣的疫情表現上非常好,但過程也凸顯政治、媒體溝通等因素的重要性,過去大家在疫情嚴重度高的時候很團結、疫情趨緩就開始分歧,未來可以反思如何精進,而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也為未來流行病控制帶來挑戰,需要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