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我是1名感染管制護理師,在醫院內常聽到『感控師』、『感管師』,就是我職稱的簡稱。」衛福部台南醫院感管師李佩珊指她於1994年職校護理科畢業,即投入護理工作迄今已逾29個年頭,當年逢SARS疫情,家人曾擔憂勸退她離開護理臨床,她拒當護理逃兵,終能完成碩士學業,成為專業、驕傲的感管師。
堅守臨床工作 進修完成碩士
47歲的李佩珊回憶,年輕投入護理工作後,前期一邊在臨床工作、一邊在職進修,從二專到二技持續精進自己;2003年人生進入另一個階段為人妻、為人母,卻也適逢SARS疫情來襲,家人們無不擔憂甚至勸退、希望她離開護理臨床,她堅持拒當護理逃兵,選擇繼續在臨床服務。
2004年因緣際會下,她接觸到感染管制專業,一路在臨床吸收養分、受訓、實習到2007年考取專業感管師證照,之後也在主管與師長鼓勵下完成研究所學業,在感管師的崗位服務至今。
防範院內感染 加強教育訓練
李佩珊表示,平時感管師工作主要負責病人住院後的院內感染收案分析監測、辦理全院員工傳染病防治相關的感管教育訓練、個人防護裝備(口罩、手套、隔離衣、防護面罩)的實地穿脫演練、傳染病通報及檢體包裝送驗、環境清潔消毒稽查、監視及處理單位感染事件發生、執行相關感染管制措施指引增修訂作為等。
這位感管師有感而發地說,在非本專業領域者的眼中,他們感管師看似朝九晚五,坐在辦公室動嘴、跟別人要東西,就可以坐享其成的職類,甚至覺得他們不知人間疾苦、不顧臨床業務有做不完的工作,只會下令單位持續完成感管作為,是造成臨床執行困擾的討厭鬼。
她透露,其中不為人知的是感管師要隨時ON CALL(待命),在面對感染甚至是新興傳染病疫情時,無法容許因失誤或感管政策錯誤、造成患者寶貴生命或健康因此喪失,甚而醫院聲譽受損或受到影響。
宣導、演練 面對感染風險壓力
李佩珊認為,除了給同仁最正確的感管認知,還要不斷的監督、宣導、演練,督促大家落實執行各項感管措施。此外,雖說他們不是直接面對照護病人,但身為感管師要面對所有新興傳染病的檢體,在處理過程中,感管師也會產生被感染的風險壓力。
站在第一線 與同仁齊心抗新冠
對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 疫情開始一路走來,李佩珊說有醫院方的支持、同仁齊心抗疫,從分艙分流管制、體溫監測、動線管制、陪探病訪客限制、急診發燒篩檢採檢站、視訊問診政策、健保卡讀卡查旅遊史等感控作為,感管師和院方在同一陣線共同禦敵,即使防護用具與乾洗手液用罄,醫院也想方設法極力採購,就是要給予醫療照護同仁能安心面對病人的治療處理,一起堅持到現在、平安度過疫情,而且還要保持下去。
面對壓力,李佩珊直言其紓壓方式就是旅行與購物,把錢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讓壓力完全獲得釋放,工作就會更來勁。她也常常告訴自己,不管開心、生氣或難過,都一樣要過日子,那不如開心一點的過,而家人的理解與支持,甚至以她為榮,更是她背後強大的精神支柱,支撐著她繼續前進。